中国长安网 > bak> 今日报纸摘要> 检察日报

包正洪:心里只有现场

2012-04-01 10:21: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其实,干法医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比如,出去办案时,有人不愿和你握手,他们觉得你的手碰过死人;有人不愿同你一桌吃饭,觉得你和尸体打交道,很晦气。”包正洪说,“刚开始,我也很难接受,甚至怀疑自己选错了工作。然而,每当真相被还原、给死者以公正后,我都会深刻感到法医的神圣和伟大,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在重庆市大足区检察院,有一位常常与死亡打交道的检察官。他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在他的心中只有现场。他凭借娴熟的医术和渊博的知识,还原一个个真相。他,就是包正洪,一位被干警们称为当代宋慈(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的检察法医。

包正洪:心里只有现场 

    出道便遇棘手案

    包正洪1981年7月毕业于江津卫生学校。工作、学习了7年后,他被调入大足区检察院。从此,他就与法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检察院的法医职责之一,便是配合刑事检察部门,参加公安机关侦查的重大伤亡案件的现场勘验。而包正洪进入检察院后出的第一个现场就很棘手。那是一起抢劫杀人的白骨尸案。

    前往案发现场的那天,包正洪和办案人员驾驶的办案车辆路遇交通不便,大家只好下车走山路。走了几个小时后,突然有一股浓烈的恶臭扑鼻而来。很多同行人员开始呕吐,有的甚至不愿再前行。包正洪当时也很恶心,但细细一分辨,这是尸臭,不远处一定就是案发现场。

    包正洪壮着胆,继续前行。到达案发现场后,他看到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只剩一具白骨,没有任何线索。

    包正洪放下恐惧,戴上口罩和手套,开始仔细勘察。根据骨头伤口的形状、深浅判断,他确定死者是因钝器造成颅骨损伤致死;根据死者牙齿的磨损状况,他判断出死者年龄大约45岁;根据其颅骨、盆骨的形状和特征,他确定,死者是男性。

    初步尸检结束,包正洪对现场进行了勘察,细心的他发现了尸体不远处的杂草丛中有两个箩兜,一条扁担。

    结束现场勘察后,包正洪对现场所在地进行了走访调查,终于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以往天天来此收购废品的人,好久都没有出现了。有人还称,最后看到收购废品的人时,他正和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在一起。

    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包正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确定了死者身份——收购废品的吴某。由于他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公安机关很快抓获了杀人凶手。一个游走于乡间收购废品的小商贩因抢劫被杀于山洞内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现场勘验破传言

    2010年11月6日上午,大足区智凤镇米粮街,24岁的男子黎某因感情纠葛,杀死了自己19岁的女友。随后,他骑着摩托,赶往大足城区,连续作案,将一鱼庄的老板娘和一名服务员杀死。然而,他并未就此住手,又返回首次作案地,欲继续行凶。

    大足区智凤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迎着利刃与黎某搏斗。最后,民警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制止黎某犯罪。可黎某却向群众行凶,其中一位市民在正当防卫中击伤黎某的头部后将其制服。警方发现黎某受伤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救治。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黎某的突然死亡引来外界的猜测和怀疑。有人甚至传言,黎某重伤了一位民警,是被警方打死的。

    黎某究竟因何而亡?包正洪受命对现场、尸体进行勘验、检查。在勘验黎某的尸体时,他发现黎某身上有多处外伤,但均不致死。

    在对尸体进行全面解剖时,包正洪找到了真正要了黎某性命的原因——黎某的胃里有残余农药,血液及胃内溶物的毒物含量很高。

    尸检后,包正洪得出结论,黎某系服毒自杀。后经调查发现,黎某在犯罪当日,确实到某农药店购买过一瓶农药。至此,黎某的死因水落石出,谣言终被澄清。

    23年改变原鉴定结论20余件

    包正洪并非法医学专科出身。自第一次出现场后,他开始结合自己的不足,恶补法医学知识。白天,他认真工作,哪里有案件发生,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晚上回家,他就翻阅书籍,提高法医学理论知识水平。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包正洪迅速成长,并逐步掌握了无名尸案、白骨尸案、抢劫杀人案的现场和尸检技术,一次又一次为破案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1994年,包正洪凭借自己的努力升任主检法医,自此各种凶杀案的尸检现场和伤害案的检验鉴定都是由他独立完成,检验鉴定意见的准确率达100%。2009年,他成为大足区唯一一名副主任法医师。

    凭着对法医工作的热爱,包正洪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23年来,他共办理法医检验鉴定1100余件,其中尸体检验400余件,活体检验700余件,现场勘验400余人次。参与文证审查1200余件,改变原鉴定结论20余件,均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定,有效防止了错案的发生。

    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其实,干法医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比如,出去办案时,有人不愿和你握手,他们觉得你的手碰过死人;有人不愿同你一桌吃饭,觉得你和尸体打交道,很晦气。”包正洪说,“刚开始,我也很难接受,甚至怀疑自己选错了工作。然而,每当真相被还原、给死者以公正后,我都会深刻感到法医的神圣和伟大,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从事法医工作以来,包正洪常常奔波于家、单位和现场,生活成了“三点一线”。因工作的特殊性和案发的偶然性,他常常没有周末。有的时候,刚回到家,眼看饭菜已经端上桌,一个电话,就能让他放下筷子,赶赴现场。渐渐地,他“三点一线”的生活也就变成了“两点一线”。

    包正洪说,因工作需要,他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这也是让他最为遗憾的地方。他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去看守所办案,本打算结束工作后去幼儿园接儿子,可没想到一忙就是一个下午,回家时,天都黑了。

    一进家门,妻子就哭着嚷嚷:“你就知道工作,儿子都不见了。”包正洪一听,吓坏了,毕竟儿子只有3岁,要是遇上了坏人,该如何是好?他和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大足城区四处寻找。最后,还是单位的一个同事发现了他的儿子正在外面玩泥沙,才将他送了回来。

    原来,幼儿园距离检察院很近,老师见孩子家长很久都没来接,就顺道把小孩送回了检察院家属楼。小孩没见到父母,就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了起来,这一玩就跑到了别的地儿,弄得一家人到处找。

    “出了这事后,老婆开始埋怨我,甚至劝我转行算了。”包正洪说,每次听到妻子抱怨,他就做解释工作,解释次数多了,他的妻子也慢慢理解了。如今,一家人都成了包正洪的支持者。

[责任编辑: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