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结合本职工作学雷锋,需要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领导干部认真反思。赵华军同志这篇文章针对当前学习雷锋过程中表现出的形式主义问题,从一名法官的视角,阐述学雷锋就要像他那样,面对日益增多的案件和重复枯燥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为困难说抱怨,不为差错找借口;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文章朴实缜密,娓娓道来,读来发人思考,催人奋进。
三月即将过去,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学习雷锋都是全国上下的大事。我们很多人在读书时都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而且工作后,单位也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每年三月,学唱关于雷锋的歌曲,写关于学雷锋的文章,办关于雷锋的黑板报,组织像雷锋那样做好事,评选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等,这些似乎都成为了惯例。
正因为学雷锋似乎成为了每年三月的惯例,这也被认为学雷锋已经流于形式。比如有种观点就认为,“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甚至更有人提出,我们今天社会上道德滑坡非常严重,人们处处以利益至上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学雷锋呢?
不过,正是在这样一个信任危机与道德危机相伴而行的时候,我们越发发现这个社会其实还是需要一种力量的。只不过在今天,生活速度太快,社会变动太剧烈,人们要去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也会扰乱一些人的内心,导致一些美好的东西在人们的心中游移了、偏离了、模糊了,但是它们依然存在。我觉得雷锋精神就是如此。
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多年来的法学教育不仅教授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一种公平正义的理念。哪怕这个社会出现怎样的消极或紊乱,但在我们的心底还是始终留有一种积极向善的力量。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像雷锋一样做个好人,而且还要在自身的工作中传播这样一种力量,因为唯有善良朴实的东西才能永驻人心。
对于学雷锋,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种情感,这就是我们对工作的爱,对公平正义、人性唯美的一种向往。而且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捐献骨髓、彰显大爱,也不一定非要去见义勇为、勇斗歹徒,我们只是踏实干好本职工作,让老百姓在解决纠纷时更方便一些,在走进法院时更亲近一些,在守望正义时更坚定一些,不也是学雷锋吗?
雷锋同志有句名言:“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回顾他22年的短暂生涯,雷锋曾经在乡政府当通信员,年年受奖;在农场开拖拉机,连获优胜;在鞍钢当推土机手,多次当劳动模范;在部队做汽车兵,被评为技术标兵。不论干什么,他都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我们树立了爱岗敬业的光辉榜样。可以说如果雷锋放在今天,他也首先会是一个爱岗敬业的模范。
雷锋对工作的爱已经上升为一种境界:他从一枚钉子的“挤”和“钻”中悟出刻苦学习的真谛,他从一颗螺丝钉身上看到干一行爱一行的闪光。雷锋说:“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常人惧怕的平凡,在他眼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瓦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琐碎事,就因为此。”
所以,重新回味雷锋的足迹,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学习雷锋的爱岗敬业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爱岗是敬业的前提,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真诚热爱,才可以激发我们的事业心,为干好工作提供不竭动力,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
而且我觉得,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热爱工作,珍惜工作,不为困难说抱怨,不为差错找借口。法官工作,特别是基层法官工作,案件办得多了,似乎就变成一个长期性的重复劳动,很容易疲惫劳累。时间长了,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平凡、没意思,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我觉得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特别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坚守岗位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因为对我们来说,法官不仅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给我们发工资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承担着传播公平正义、抚平人间冷暖伤悲的事业。当我们看见当事人眼中的那份期待,当我们看见他们手捧起诉书时的那份焦急,当我们听见他们在法庭上诉说的那份苦楚……如果我们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我们还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没意思吗?
人们对待工作无外乎三种态度:一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另一种是把工作当作职业,还有一种是把工作当成副业。我想,只有我们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不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现“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那种责任和担当,我们才能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因此,我们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才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才能以苦为乐、甘于奉献,才能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挑得起重担,才能不仅完成工作,而且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想着从称职到优秀,再到卓越。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不会随时间消散。因为我们的社会,总需要一种坚守和奉献的主流价值,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营建温暖踏实的心灵港湾。
许振超、徐虎、阿里木、郭明义等等,这些年,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用不同的故事演绎着同一个表情:微笑着,做自己心田的主人,耕种春风,播撒清凉,愉悦自己,温暖社会。
再想想作为法官的我们,我觉得,如果有人说现在做个好人不容易,好人越来越少了,那么我希望,在我们法官队伍里,我们每个人都要真正努力去做一个好人,一个“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人。而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爱岗敬业不抱怨。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