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今日报纸摘要> 法制日报

服刑人员请我给他捎个信

2012-03-31 09:03: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供电部门通知:3月22日上午因当地修路施工致线路改道停电。

  停电对于监狱监管安全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当天上午,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串河监区启动了应急预案,150名民警全部在监区值班备勤。串河监区组织一部分科室民警配合驻监武警,加密对围墙周边的巡查次数,其他民警则下到各个监区以增强一线处置能力。

  在一监区带班的监区长孔卫告诉我,尽管停电了,但也不能将服刑人员在监舍里一关了之,这么多人关在监舍里反而容易发生问题。各押犯监区以往都是开展课堂教育或技能培训,组织打篮球、拔河等一些室外活动。

  “今天下小雨,不能组织服刑人员室外活动,以免服刑人员滑倒受伤。”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局长胡之春早早就打电话叮嘱监区,多采取课堂教育,可以结合分局正在开展的查禁违禁品专项活动,开展一次专门的说理教育和突击检查。

  8点40分,监区开始停电。串河监区6个押犯监区结合应急预案和查禁违禁品活动,有条不紊地按组为单元分类开展课堂文化、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并组织有服刑人员在场的违禁品查禁检查。

  文化教育、入监教育是串河监区统一组织的课堂教育,教员由干警担任。尽管因警力紧张,干警们都是5天工作日连轴转,但是备课笔记还是有板有眼、丰富有趣。在贯彻“5 1 1”教育模式中,串河监区文化扫盲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脱盲率、初中普及率远远超过了要求。为了回归社会后能有一技之长,更多的服刑人员选择在习艺车间学习专业技能。串河监区党委书记、教导员邵邦治告诉我,目前,串河监区已有1000多名服刑人员拿到了由人力资源部门认定的初、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出去后,这些人都是抢手的熟练工。”

  入监教育课后,我见到了刚入监服刑不久的武某。“我真的十分后悔,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百分百地对妻子好,决不再辜负她。”武某说。

  家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的武某,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理发师,有位漂亮的妻子和刚满两岁的孩子。但他却犯了让家人不能原谅的错误,因轮奸网友被判有期徒刑10年。

  “我犯罪的时候孩子只有6个月,不久前妻子带着孩子来会见时,孩子都两岁了,我真无法面对他们啊!”武某失声痛哭说,自己曾一度有自杀倾向,他的父亲和妻儿来监狱看他,让他重新树起了勇气,“是亲情的召唤和干部的无私帮助激励着我好好改造”。

  对于武某近一段时间改造情况,监区持续对他进行评估,刚刚的评估表明,经过入监以来的教育和心理矫治,武某已经能正确对待监狱生活,改造积极性非常高,期盼家人能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通过与武某的谈话,我隐约感觉到他内心深处仍然隐藏着什么。我便和他聊天,聊亳州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甚至与他聊起当地的风味小吃,武某终于说出了担心失去妻子和孩子的恐惧。

  武某告诉我,见到妻子和孩子兴奋得让他几天没睡好觉,但妻子问他“是不是因为她不好,才使他做出这种事”,自己根本无言以对,因为怎么回答都怕得不到妻子的原谅,更不敢向妻子提出任何请求。

  “我真怕失去妻子和孩子,做梦都希望妻子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百分百地对她好……”武某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希望我能把他的话捎给妻子。

  很多服刑人员抗拒改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捎个信容易,可如果达不到目的同样会影响改造,或许等待中还不会让他的希望破灭。一时间,让我这名新“管教”不知如何是好。

  就武某的情况,我向分局政委程志先讨教,这位管教方面的专家支持我捎信给武某的家人。程志先说,亲情帮教是监狱教育改造不可或缺的手段,只要有一丝希望都应该去争取实现。

  如今,我从亲情的珍贵、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监狱教育改造需要等方面,以监区“管教”的名义写了一封致武某家人的信,并附上武某希望捎给妻子和家人的口信,准备转给武某家人。我希望不久后武某能收到妻子和家人的回信,把好消息直接告诉他,而不是由监区管教“转手”。(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