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需求升级的新变化,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统筹推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2010年10月,嘉峪关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以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管理职能,推进平安嘉峪关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推动经济社会率先转型跨越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导向,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重点,努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管理机制“五个一体化”,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数字化、社会保障同城化,要把嘉峪关建成中国中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样板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发展规划一体化。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目标,坚持“立足现实、适度超前、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加快编制镇、村居民住宅小区规划,实现农村居民连片居住,逐步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编制嘉峪关关城周边70平方公里、南市区重点区域等专项规划,培育集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生态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与新城镇建设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区,提升城乡发展重点区域的综合承载力。
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节约高效利用原则,严格城乡土地资源管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按照城市标准、遵循农村特点改造农村,加强镇区、中心村建设,全面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电力、交通、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居民住房改造、村容环境整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兰新第二双线快客站、嘉酒城际一级公路、城乡一体公交网络建设。加快讨赖河两岸湿地公园、南市区水土保持、新城湿地保护、防风林带等项目建设,以两湖一河园林景观、体育公园和科技公园建设等重点绿化工程带动城乡绿化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产业布局一体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联动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工业、文化、旅游、葡萄酒等产业与农村资源相结合,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城市居民旅游休闲向农村延伸,加快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公共服务一体化。要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保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同城化。
社会管理一体化。要深化一元化户籍制度配套改革,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设嘉峪关市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服务中心,着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的实施意见》,优化整合城乡社会管理资源,精简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原四级管理精简为三级管理,即:撤销街道,实行“市—区—社区”管理模式,确保每个社区有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通讯员 马生强 岳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