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公益募捐挽救一个生命
“蒲桓”、“婉儿如风”、“星心狐”、“晓思”、“绝对真实”,都是青岛热心公益的网友,在网络中,他们都有虚拟的名字,他们不论性别,不论男女,不论职业,活跃在网络中,然而一次次的爱心救助活动把他们从虚拟中拉到现实。
“故事”说,2009年救助楚楚的爱心行动只是这么多年来的其中一次,自从2004年他首次在青岛新闻网论坛注册了这个网名,组织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记得刚开始彼此都不认识,只在网络里互相闲聊着,偶尔也会一起组织聚会,但是在参与了一次公益活动后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与救助活动时的心情,当你看到一个人因为你们的努力而活了下来,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表述。”“故事”告诉记者,当年即墨有一个名叫房雪燕的4岁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没有钱治疗以至拖到病入膏肓,濒临死亡了,孩子的父母已经求遍了所有的人,无路可寻,得知此事后网友们立刻驱车去了孩子的家。“当一个因病重脸色完全呈现紫黑色的孩子用渴盼的眼神看着你时,心都揪起来了。”说到此处,“故事”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他立刻发挥网络的力量,组织网友们在台东进行募捐,两天的时间就募集到了2.9万元。房雪燕的手术费终于凑齐了,并很快进行了手术,当一个“雪白”的孩子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网友们的眼睛都湿润了。一个稚嫩的生命在他们的努力下获得了重生,那种油然而生的欣慰和满足让人感觉到的是幸福和快乐。
参与公益收获的是感动
“做了这么多年活动,我们也被人误解过,说我们那样的努力是有私心的,是为了出名,不能不说有些心酸和委屈,如果说我们是为了名利,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没人知道我们的真实姓名。我们有收获,这收获就是感动!”——面对记者,“故事”这样说。
走进沂水,为那里的贫穷孩子捐助电脑;走进养老院,为他们送去关怀……这样的公益活动不计其数,而让“故事”自认为到目前干得最牛的活动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募捐活动,一个帖子就召集到了四五百名网友参与组织活动,各个论坛的版主都各自成立了一个小团队,当时约有15个团队同时在全市铺开来,短短几天时间就募集到80多万元善款,而他带头组织的台东募捐团队在两天时间就募集到15万元。
“在做这些活动时,你可能时时被别人感动着。”“故事”说,记得当时一个捡破烂的老人颤抖着将手绢打开,将总额1.6元中的6毛放进捐款箱,转了个身回来又将剩下的一块钱放进去。当时“故事”好奇地上前询问,原来老人住在浮山后,身上一共就带了这么多钱,本打算留下一元钱好坐车回家,可是她被网友们那种热情和爱心所感动,犹豫后把钱都捐出去了,准备走回家去。
“故事”告诉记者,青岛有数十个像“网事如歌”一样的爱心团队,在这数十个爱心团队的背后,有万千像他这样的网友,而每个网友也都有像他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光明日报记者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