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社区光荣树。
政府细心用心有耐心 群众舒心顺心不闹心
拆!
毋庸讳言,近些年来,在许多地方的经济高速发展中,一个拆字道出百姓太多辛酸。大渡口作为一个工业区,随着重钢的搬迁,面临着经济、社会、城市的三个转型,拆迁改造不可避免。但大渡口的一个“拆”字以“搬迁”为注脚,生动地诠释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与群众休戚与共的关爱情怀。
“只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甚至侵害群众的利益,这样的拆迁群众怎么会支持,又怎么会满意?”谈及大渡口区的危旧改造和拆迁,曾担任过大渡口区副区长的重庆市政法委副书记袁光灿表示,正是因为大渡口区以“搬迁”的概念注解拆迁,才有了政府细心用心有耐心,群众安心舒心不闹心,最终变“要我拆迁”为“我要拆迁”,实现了和谐搬迁。
搬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大渡口提出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群众进行听证,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尊重群众的意见,对大多数群众反对的项目坚决不予实施或暂缓实施,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在茄子溪片区危机改工作实施前,由拆迁户主民主选举了评估公司。评估公司结果显示,77.4%的拆迁户不愿搬迁。区委、区政府决定暂缓实施。
为什么茄子溪群众不愿意搬迁?政府在走访了解过程中,得知有的群众不了解搬迁政策,有的群众面临实际困难,有的则是存在财产分配纠纷。
如茄子溪辖区制材村一位姓蔡的村民,与已故丈夫和前妻生的几位子女在危旧房财产分割上发生分歧,子女中有人不同意她某多分财产,拒绝签财产分割协议,影响了拆迁协议的签订。街道办事处主任多次登门做子女的工作,反复宣传《继承法》。但持异议的子女仍固持己见,使签约迟迟不能如愿。在此情况下,街道多次与区法院取得联系,启动了法律程序,由法院作出财产分割判决,使财产分割纠纷得以平息,蔡阿姨也愉快地接受了危旧房改造签约。
一家带动一大片,随着宣传发动,再次对茄子溪进行评估,同意率达到91.4%,政府方决定实施搬迁。
新山村街道东风村片区也是主城危旧改中量最大的四大片区之一。辖区锁口丘社区19幢的廖朝容多年前将自家住宅开了一家餐馆,纳入危旧改后,夫妻二人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廖朝容一家情况非常特殊,夫妻二人经营了二十几年的餐馆,是其一家人唯一的生活来源。针对廖朝容的情况,街道进行专题研究,随后,街道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她服务,帮她为新店选址,为她申请小额贷款……经过一系列组合式服务让廖朝容非常感动,并签下了协议。
大渡口在危旧改搬迁过程中,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试验田”,运用风险评估机制预估社会稳定风险,通过民主听证了解民情民意,结合搬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给予搬迁群众最大优惠,从而实现“和谐搬迁”。
在大渡口,不仅有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的诸多问题,还有重钢环保搬迁,国企历史遗留问题和职工家属现实诉求交织。如何把这些影响安定稳定的因素遏止,如何使得群众合情合理的诉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成为大渡口信访工作的指导理念和社会管理的另一项创新工作。
“群众是家人,群众的来信是家书,群众的来访是家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家事,群众工作是家业。”
秉持这样的“五个家”观念,大渡口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大下访长效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党政领导维稳责任制常态化。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以“事要解决”为主线,领导干部着力解决信访“骨头案”,干部“大下访”成为解决群众诉求的“直通车”。全区机关干部入户走访8万余户居民,收集社情民意1万余条,解决突出问题630个,帮助协调致富项目225个,落实帮扶资金604.17万元。全区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率达91.6%。
对于社会管理工作,大渡口的创新体现在那里?区委书记盛娅农说,抓住“缩差共富”根本,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关注群众信访“晴雨表”,不断改进党政工作水平,还要疏通群众诉求“民意渠”,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创新。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让群众过上舒心顺心不闹心的日子,才叫平安。让百姓切身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才是平安。有了平安,社会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赢得群众。”大渡口区区长方佳军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