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江苏南京市检察院林志梅:林中寒梅傲雪开

2012-03-17 17:33: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一枝雪梅

    这个平时以“女强人”姿态出现的女人,其实有一颗最柔软的心

    “我在预防处长这个位子上干一天,南京预防工作全省乃至全国争第一的念头就一天不能放。”这是林志梅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也许因为是军人的女儿,她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刚参加工作,她就被单位树为业务标兵,并多次作过事迹报告,先进事迹被当地媒体连续报道。

    林志梅参加工作时,并没有多深的学识。刚到检察院做书记员,稍微生僻一点的字就会难住她。面对自己的不足,她踏上了自学之路。后来她陆续拿到了法学专科、本科文凭。就在去年,她54岁时,拿到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在工作之余,她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先后组织撰写、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在林志梅的带领下,她和她所在的预防处“拿奖几乎到手软”。

    “可能是我的个性原因吧,我一直对人要求太严,容易得罪人。”采访中林志梅对自己这样评价。的确,相对于别人,林志梅对下属的要求几乎有点“苛刻”。她要求处里所有同志要严格按照院里的规定行事,她对迟到早退现象深恶痛绝。

    如果已经过了上班时间,还有同志没有到,她会马上拿起电话问他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能按时上班。同样,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如果看到人不在,她也会拿起话筒……林志梅给这种情况起了个名字叫“电话跟踪”。

    “良好队伍的养成要从细节上来规范,因为大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小细节未必人人都能做好。”林志梅说。

    最初的严格,让她和同事之间有点“剑拔弩张”,林志梅也十分清楚她的严格“经常得罪人”,但她的个性决定了认准的事就要一直干到底。

    刚开始时,有人当她面摔过东西,有人和她大声吵过。不过后来,大家慢慢地开始接受这种“严格”,这种接受不是一种对领导强力作风的无奈,而是由衷地心悦诚服。因为大家看到的是,林志梅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

    多年来,林志梅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下午6点下班,她一般7点才离开。除了出差或者外出开会,很少有例外。

    预防处每年宣讲任务都在几十甚至上百场。几个小时的宣讲完毕后,到了吃饭时间,邀请宣讲团成员吃顿便饭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从宣讲团成立后,林志梅就宣布了一条铁的纪律:宣讲团成员一律不准在宣讲单位吃饭,更不准接受宣讲单位礼物。

    “为了不打折扣地实行好这条纪律,宣讲团出去宣讲后,估计到结束时,她都会打电话给带团的同志,提醒要遵守‘纪律’。”经常担任宣讲团团长的秦建飞告诉记者。“有时候到下班时间还看不到我们回来,她就一直在单位等着,直到看我们回来才回家。”

    林志梅成为南京市检察院有名的“女强人”。而在生活中,林志梅却是个十分孝顺的儿媳和女儿。

    1983年,父亲因病瘫痪在床,20多岁的林志梅便与母亲一起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那时候,她上班时专心工作,下班后就一心在家帮助照顾父亲,根本没有考虑到个人问题。在她和母亲的悉心照顾下,父亲后来可以自己走路,而林志梅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一名大龄青年。

    在遇到了现在的丈夫并结婚后,林志梅才知道,80多岁的婆婆因为家里无人照料,被送到了敬老院。结婚后,她到敬老院看望婆婆,婆婆委婉地表达想回家的愿望。“我觉得做人第一根本就是孝顺,婆婆想回家,我们做儿女的有义务让老人回家颐养天年。”就这样,已经88岁高龄、经常卧病在床的婆婆被林志梅和爱人接回了家。

    当时林志梅和爱人工作都很忙,白天他们就请保姆来照顾婆婆,晚上和双休日由夫妻俩来照料。婆婆经常抓着林志梅的手,摸索着林志梅的胳臂,说自己前世积了德,娶了一个这样好的媳妇。说到这些,林志梅声音有点哽咽。这个平时以“女强人”姿态出现的女人,其实有一颗最柔软的心。

    在他们夫妻俩的悉心照顾下,婆婆得享94岁高寿。现在,林志梅的父母也已经80多岁,而且体弱多病。丈夫因她对婆婆的好,也对岳父母十分孝顺。每个双休日,林志梅和丈夫的主要工作就是回家照顾父母,给他们做好吃的,陪他们说话解闷。

    再过几年,林志梅就要到退休年龄了,她说她现在依然要强,不服输,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做到最好。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