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被称为“社会管理创新年”。对网络媒体而言,一方面要提高服务意识,充分调动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健全机制,善于管理,这在当前尤其重要。中国宁波网利用对话、全媒体、论坛、手机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打造网络社会管理创新的宁波样本。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受众广泛、信息量大、实时发布、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媒体成为促进政府与网民互动、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作为地方新闻网站,中国宁波网在日常运作中努力发挥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作用。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宁波网精心打造的《对话》栏目获评新闻名专栏,这正是对中国宁波网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这个创办于2002 年2 月的品牌栏目经过九年多的发展,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文字互动,发展到如今的大型直播访谈节目;从传统的政府与网民之间沟通的平台,发展到政府的网上新闻发布平台,现在又成为网络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平台。
《对话》的发展路径正是中国宁波网成立十年来做大做强的一个缩影。通过创新网络传播形态,搭建互动沟通平台,形成舆论引导机制,中国宁波网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为促进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施政水平,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网络问政构建和谐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矛盾多发。宁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社会结构变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各种社会领域的矛盾更加凸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据统计,宁波约有487 万名网民,即常住人口每10 人中就有6 个是网民,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舆论的集散地。越来越多的网民表现出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政府对网络的利用意识和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对话》开办以来,浙江省和宁波市30 多名省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百余名部委和县市区负责人先后通过该栏目与网民对话。网民在网上针对政府决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领导干部则通过《对话》与网友在线交流,及时了解民意、吸纳民智,促进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
2011 年春节,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视察中国宁波网,了解网络新闻和《对话》的运作流程,并寄语中国宁波网要继续做好新闻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也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网民。2011 年5 月27 日,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通过中国宁波网《对话·网上发布厅》关注网络民生热点问题,并寄语《对话·网上发布厅》要搭建好网络问政平台,及时汇集网络社情民意,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为宁波网络问政的品牌栏目,《对话》注重从宁波市民最直接的利益入手,聚焦市民最关注的焦点话题,反映社情民意,使网络成为倾听民声、汇集民智、排解民忧、解答民惑的“魅力磁场”。针对2010 年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对话》推出“温暖 返城务工”系列节目,邀请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相关人员、甬企招工负责人、外来务工者代表等与网民进行交流。此外,宁波网积极将宁波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通过网络覆盖到中西部地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中国宁波网等媒体共同推出的“跨省招工”活动,使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 多人走进宁波企业,切实缓解了当年的“用工荒”。
社会需要对话,既然网络能够为这种“问政对话”提供很好的平台,网络媒体就该积极推动“网络对话”常态化、机制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服务。中国宁波网正是以此为目标来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