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重庆

重庆渝中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法律援助“点援制”

2012-03-15 14:18: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此后,为吸引更多名所名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渝中区在2010年2月再次发文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当年7月,渝中区司法局招募了王志国等37名律师成为第二批志愿者。

    作为律师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有: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办理案件,参加148法律服务专线值班;参加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及参加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等。

    “所有志愿者律师的职业信息都整理在册,包括他们的业务专长、联系方式以及律所位置,可供申请人选择”,渝中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峰说,法律援助便民接待处,既像信访办又像门诊室,“咨询的有,‘挂号’的也有”。

    “现在,志愿者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着想,尽力降低诉讼成本,最大限度去维护受援人权益。”李峰笑着说,经常有律师主动到法律援助中心,要求办理援助案件。

    培训监督“点援者”

    让律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提供智力服务,关键是一种信任”,在谈到受援人的疑虑时,李峰坦言,不用花钱打官司,受援者肯定会想到案子的援助质量。

    “‘点援制’核心在于政府对受援人的尊重。”卫强告诉记者,对热心于法律援助事业的志愿者律师来讲,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是关键所在,受援人满意了,就会选择信任的律师。

    卫强分析说,此前“摊派制”下,一些律师可能不太重视,应付一下,但开展“点援制”后,由于律师自愿报名参加,所以办案更加用心,质量效率都有明显提升,“群众满意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也更大了”。

    据了解,为规范“点援制”实施,提高案件的援助质量,重庆市渝中区司法局对志愿者律师进行服务质量等培训,学习法律援助条例和内部规范性文件,并将这一类培训纳入律师年检注册继续教育内容之一。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援助中心都要与承办律师见面,点对点联系”,李峰说,这样不仅指派时间缩短,还可以随时了解情况,遇到受援人投诉,能及时督促律师办理。目前,指派工作只需2到3个工作日便可完成。

    此外,对个别办案质量达不到要求,受援人不满意的案件,渝中区还会启动案件质量责任追究,问题出在哪里就追查到那里。

    “律师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效益”。卫强透露,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的力度,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