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汇编> 报告摘要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部分)

2012-03-13 16:05: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2012年3月3日贾庆林)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四)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等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召开“创新社会管理”和“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专题座谈会,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比如,尽快研究确定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框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和城镇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安置管理法规政策体系等,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信访工作。认真办理政协委员、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界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分析和把握全局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年受理、办理委员和群众来信来访60522件次,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52期,反映意见和建议1896条。鼓励支持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建言慈善、践行慈善。

    二、2012年工作部署

    (二)积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要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召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管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做好农民工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安全生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牧区、牧业、牧民问题等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开展调研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努力提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界别联系群众的机制,围绕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社会矛盾易发点,深入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重视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作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和信访工作,畅通信息搜集、报送和反馈渠道,了解和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提高信息工作系统性和科学性,促进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

[责任编辑: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