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遇山而阻。
一柄神斧劈山而开,高山被劈为“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
奔腾的黄河,险峻的山峦,神秘的函谷。
大自然的天造地设让三门峡这座城市平添了一股刚烈勇猛的气度。
或许这样的气度决定了这座城市的风起云涌,管理不易。
作为豫晋秦三省交界地区,作为盛产黄金煤炭的资源型城市,三门峡的社会管理的盲点、难点之多,之广,之复杂,或许是其他许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这又是一座拥有无垠湿地,万羽天鹅翩飞的优美之城。
曾几何时,天鹅之城的美誉并没有让三门峡人感到骄傲。因为治安、信访、管理等诸多问题,让群众不满,让领导挠头,天鹅之城成了烦恼之城。
烦恼愈来愈多,怎么办?
普通群众在渴盼,领导干部在深思,优雅天鹅也再期待!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风起云涌,历史上演绎过紫气东来等无数耳熟能详的传奇典故。新时期的天鹅之城,绝不愿意在城市的史册上留下灰色的一笔。
不畏难,不后退!
今天的三门峡,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着力解决困扰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老难题,新问题,让古老的传说演绎新的传奇,乌云散尽,紫气东来,天鹅城终于蜕变成为优美祥和之城。
三门峡市公安局向阳警务室民警慕守文在记录走访情况。 丁哲 摄
(一)
乱!乱!乱!
对于如今幸福安居的三门峡市城乡结合部向阳村,三门峡市公安局向阳警务室民警慕守文刚来这里的印象就一个“乱”字。
“满村都住满了租房的传销人员,你还没打击,村民就开始通风报信,等你前脚进村,传销人员早已销声匿迹。”谈及当年的向阳村,慕守文叫苦不迭。
由于地处豫晋两省交界,向阳村成为了两省交界处做买卖、开餐馆、卖杂货等各类人员落脚点。出租住房,成为当地村民创收的主要来源。红火的市场和两省交界的管理盲区,也成为传销组织青睐的“培训点”。
曾几何时,向阳村一度住满了传销人员,由此引发的各类治安案件层出不穷。由于驱逐传销组织直接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租房收益,许多村民对于民警的清理一概不予配合,警民关系因此难以和谐。
打掉传销组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还三门峡一个清净宜人的宜居环境。三门峡的社会管理创新首先从这里要撕开一个口子。
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部门,公安机关在这里设立了包括社区警务大队中队长慕守文和另一位民警组成的向阳警务室,并把警务室作为试点向全市推广。
有着丰富从警经验的慕守文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发现以往公安机关由于警力有限,对于村里情况了解不足,并且民警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往往居高临下,很少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难以让群众当自己人。警务室的设立,就是要从解决群众难题入手,依靠群众来共抓共建搞好社会管理。
为此,慕守文和他的同事一户户走访,为群众解决户籍问题、调解各类纠纷。村里有几户智障群众,喜欢来警务室找老慕聊天,并邀请他到家做客。村民认为警察对于傻子的话不会当真。但慕守文却信守承诺,抽空到这些智障家群众做客,让村民潜意识和他拉近了距离。
与此同时,警务室积极动员村里的治保干部共参与,通过流动人口联网登记、重要部位安装摄像探头等科技力量,对于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监管。
考虑到传销人员的离去影响到群众的收益,老慕利用在以往大学校区警务室工作的人际资源,得知大学生毕业后实习期间需要租房的需求,动员学校倡导实习学生来向阳村租房。
警务室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村民们,在村民的配合下,气焰嚣张的传销组织这块“牛皮癣”终于彻底从向阳村清理干净。
向阳村警务室取缔传销组织,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系的成果有力地鼓舞了全市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门峡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郭绍伟告诉记者,全市以流动暂住人口为重点,在社区(村)、矿区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综合服务管理站,积极探索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的管理新模式。着力推动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现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全覆盖。
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成为三门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对于吸毒人员,建立专业化矫治康复机制,不间断加大宣传教育和打击处理力度,强力收戒社会面吸毒人员。
大力实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项目建设,市县两级财政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组织公益劳动等功能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
针对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山区,曾发生过流窜豫陕两省山区、连续抢劫52起、疯狂杀死77人的特大杀人案件;涉及边界和矿产资源的争议时有发生;共同保护黄河湿地、做好黄河防汛、森林防火任务艰巨的实际,把打造平安边界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建立了三地市政法协作机制,和山西运城、陕西渭南政法部门共同起草了协作协议,在互通情报信息、追逃拦截罪犯、处置涉及边界纠纷的群体性事件等方面进行协作,联合处置多起刑事及矿区纠纷案件。
找到社会管理的“病原体”,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上下社会风貌大为改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向阳村终于向阳安居,特殊人群也享有了温情阳光的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