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效与反响
南通市在建成“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后,将完善平台功能与开展网络党建活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宣传教育、强村富民、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一)打造“宣传教育平台”,全面增强教育培训实际效果。突出“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党建品牌特色,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有效扩大了党建网络受众群体,提高了宣传教育效果。
1.创设特色培训新载体。在“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开办“江海田园大讲坛”空中课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通过党建网络集中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邀请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走进演播室宣讲工作经验,摄制《基层党建工作法18讲》课件在网上展播,教育引导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平台开设“特色专题”品牌栏目,展播《创先争优成果展》、《大学生村官艺术团汇演》、《百部红色经典电影》等专题课件,为党员干部提供丰富多样的选学课程菜单。
2.创建教学管理新模式。针对基层党组织集中教育,建立教育培训“双百点监测”体系。从“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随机抽取100个村和社区,通过网页公布的站点电话号码,通话查核活动情况。活动结束后,要求所有村级站点在2天内上传活动现场全景照片、情况报告和学员心得文章,再随机抽取100个村、社区网页进行查核,结果向全市通报。针对党员自主学习,实施党员教育“一村一品”工程,通过平台为全市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发了站点学分考核管理系统1.0,进行学分制管理,做到学用活动因地制宜,一天一课,灵活机动。
3.开辟教育服务新途径。市委组织部与新华社江苏分社合作组建“三农”信息员队伍,建立“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和《农信通手机报》信息共享机制,编发“党课教育”、“农业科技”、“农村商贸”等短信课件,定期发送给党员群众,受到普遍欢迎。
(二)打造“强村富民平台”,全面提升党员群众创业能力。发挥党建网络覆盖面广、信息及时的优势,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上对接和线下帮扶活动,努力促成网络信息和教育成果转化富民。市委组织部通过“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参加国家商务部“‘诚信兴商·一县一品’风采展”活动,申报的南通3个县(市)综合得票数在全国参评的60个县(市)中名列前三。
1.整合农村商贸信息。畅通基层信息上传路径,组织大学生村官直接在村级页面审核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提供最新动态数据;设立顶层信息集散中心,将所有网页的1.7万余条农产品信息分类整合,建立数据库集中管理,发布海量信息。2011年6月以来,市委组织部通过“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与国家商务部共同举办了夏、冬两季“全国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面向全国发布了9000余条本地农产品销售信息,推介了全市15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2.引导农业科学发展。将“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与全市120多个农业示范基地互动对接,开展了“万名党员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本领。2011年11月,针对海安县3亿斤大白菜滞销的情况,市委组织部积极与国家商务部合作,通过“新农村商网”、“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为海安县菜农举办了专场营销会,与长三角地区大型超市对接,促销大白菜1000多吨,为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发布农产品价格分析和预警提示,引导农民科学种菜。
3.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为保证“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建设取得实效,市委组织部与市商务局合作,依托大学生村官组建了“商贸代理员”队伍,开展了“群众事务网上代理”活动,帮助参加对接会的农户寻找买家,牵线搭桥。“群众事务网上代理”工作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代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形成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目前,全市共有468起订单对接成功,营业额达4000万元,涌现“网络鸡王”季小东等134个农民创业致富典型。
(三)打造“社会管理平台”,全面拓展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强化平台的社会管理作用,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远程工作、远程服务的综合平台,进一步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
1.多途径增强管理功能。将“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纳入党的建设“三级联创”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平台管理。市委组织部以“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为载体,与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与市商务局共同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与市文化局、财政局共同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与市科协共同开展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培训,与市关工委共同开展青少年道德建设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作用。
2.全方位提供网上服务。在“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开发了“江海田园信息地图”和“千村名片”系统,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科技、农业、法律、民生等百项网上便民服务都整合进来,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六个不出村”延伸为“百项不出户”。通过“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可以查询全市任何一个村、社区的基本情况,也可以点点鼠标就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提供的在线服务和援助。
3.宽领域公开党务信息。在所有的村级平台设置“书记信箱”、“村长信箱”,发布通知公告,公示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土地流转、资金收支等党务、村务、财务重要内容,畅通村民诉求和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目前,“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点击率达65万人次,发布各村动态信息6.6万条、镇村公示信息6.7万条,村官风采信息1.3万条、民情日志3万篇等。开展网上学习、网上选举、网上测评等基层组织活动436次,增强了网络党建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