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2月28日讯 自留地里长出的泡桐引起权属纠纷、奶茶店里吃坏了肚子、做工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民工子女想到镇里小学上学、找不到钥匙的居民求助开门……最近在诸暨采访,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生活中千头万绪的琐碎事、清官难断的家务事,都有人管、有人做,而且管得及时、做得到位。
“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为百姓办事;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是要建立一套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机制。”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说,这套机制运行快要一年,他们的目标,是让全市百姓的一切事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
急事难事烦心事
事事有人管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诸暨市的百姓能依靠的却远不止这些。
2月17日一大早,家住诸暨市体育场路10号的孟女士正准备出门上班,上小学的女儿不小心把毛巾掉进了抽水马桶,将马桶给堵死了。当天是元宵节,晚上家里还要待客,小区又没有物管,情急中,孟女士拨通了公共服务热线96345。接线人员记下了孟女士家的地址和电话,答应很快会找人来处理。“我放下电话不久,就有管道修理工打电话来确认地址,半小时后抽水马桶就修通了。”孟女士回忆说,公共服务热线介绍来的修理工技术不错,收费也合情合理,“这真叫雪中送炭。”
两年前,从事个体经营的市民郭先生陪母亲去医院看耳病,医生诊断是中耳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老太太的耳朵一直流血水。一年多时间里,郭先生陪着老母亲上医院反复检查,心力交瘁,后来发现,原来上次手术时在他母亲耳朵里遗留了两条纱布。医院虽然愿意赔偿,但双方在赔偿数额上未能达成一致。今年1月,郭先生找到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医调会受理后马上调查取证,认定事实后把双方约到一起进行现场调解,“不出半个月就结案了。”郭先生对调解过程和结果都很满意,我们采访的那天,他从医调会顺利地领到了4.5万元赔偿金。
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居民徐丽(化名)前不久刑满出狱,丢了工作,又离了婚。今后怎么办?就在她为日后的生活担心时,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去。了解到她目前的实际困难和离婚前的家庭状况,工作人员就帮她找来社区的法律志愿者,经法院受理判决,分得一份婚内财产,又帮她在社区开出一家小店。如今,徐丽生活得很滋润,附近的社区居民都成了她店里的常客,“其实,这是大家在有意照顾我的生意。”徐丽满怀感激地对我们说。
……
在诸暨采访,这样的故事很多。在这里,百姓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急事难事、纠结的事、闹心的事,真的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而且一管到底,不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