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湖北政法系统领导履新赴新郑考察
法制网记者 胡新桥
社会管理创新,对于湖北省17个市、州及神农架林区换届履新的党委政法委书记来说,无疑是个新课题。作为省委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将被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开班前的2月16日至19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带着省直政法机关领导和政法委书记们,及部分市级领导,北上河南考察,带着问题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河南省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是要把民生作为根本、服务当作责任、均等视为目标、安全作为保障。”考察之后,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如此作结。
而湖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鲁志宏则这样向法制网记者谈起他的感受:“河南的做法体现一个鲜明的综合性,单纯管理行不通,必须服务优先才能搞好社会管理……”
民生是根本
郑州所辖的新郑市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把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统筹起来抓,舍得投入。17日一大早,湖北一行考察人员走进新郑市和庄镇敬老院时,立即感受到了这里的安逸祥和的气氛:人们在玩牌、下棋或闲聊,院中间的场地上,一群老人们在吹拉弹唱。
“这里有多少老人?费用怎么出?……”七嘴八舌,“湖北人”纷纷抛出感兴趣的问题。
“目前有80名五保老人,10名空巢老人。五保老人免费供养,空巢老人每人每月交600元的生活费,其他费用由政府承担。”随行的主人们耐心作答。
薛店镇观沟移民新村,文化广场、卫生室、超市、警务室、为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样样齐全,镇政府还上门服务,主动组织辖区企业进村招工,已安置300多名移民进厂务工,安排公益性岗位8人。
看到这些,吴永文感慨道:“民生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如果能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定会给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服务是责任
新华路街办领秀城社区服务站,“物业管理、爱心调解、劳动保障、社区救助、计生服务、文化讲堂”6个开放式服务窗口十分醒目,居民正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着无障碍的零距离沟通。见此情景,鄂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运星感叹:“开放性服务更有人情味。”
新郑市将公共服务职能向乡镇、社区延伸,统筹协调社会管理、便民服务、信访稳定、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等工作,形成“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新郑市110服务中心借助警务资源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做法,给湖北客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服务中心高度整合关系民生的各职能部门资源,将网吧、学校、森林、防爆等集中到可视管理平台上,积极受理群众求助投诉建议等事项,全力督办各类疑难事件,做到群众的事有人管、难有人帮、问题有人办。”新郑市综治办主任朱郁琦介绍。
湖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谭先振对同行者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该这样,把服务人、方便人、为了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均等是目标
一路上,新郑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张国宏向客人娓娓道来:“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探索将免费教育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拓展;统筹就业服务一体化,为每个社区居民提供至少一个非农就业岗位;统筹医疗保障一体化,所有村(社区)均建立卫生服务站;统筹养老服务保障一体化,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统筹居民住房保障一体化,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和城中村居民。”
薛店镇常刘中心社区让人们感受到了“村民成为市民”的变化。该镇采取“土地承包权置换社会保障、宅基地置换房产证、农村户口置换居民户口”的模式,规划建设4个新型社区,按照“生活质量满意、经济收入满意、社会保障满意”的要求,推动民政、计生、劳动、土地等职能部门入驻社区。
考察中,吴永文向黄陂、宜都、宜城三地的领导提出先试先行的要求,力争统筹抓好城乡社会发展,创造出具有湖北特色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新路子”。宜都市委书记庄光明等当场表示,将结合本地实际,借鉴新郑经验,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公用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安全是保障
平安建设也是政法领导们最关心的问题。新郑市整合农村综治力量,建立“六护员”队伍(护村庄、护道路、护井渠、护林木、护电力和护土地)。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1500名“六护员”让辖区道路等遭破坏的情况绝迹。
在郑州市,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从“40、50岁”人员中招人,由市综治办统一管理,统一着装,24小时在街面巡逻。
观看巡防队员擒敌拳表演时,武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曙光同黄陂区委书记胡洪春聊开了:“我们也有这样的队伍吗?”
“当然有,事情差不多。只是人没有这么多,也没这么正规……”
“他们整合得好……”
鲁志宏接过话头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化解最尖锐的矛盾、消除最危险的隐患、帮助最特殊的人群、打击最突出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