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平安建设> 工作报告

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部分)

2012-02-20 16:41: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江苏网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立足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大事实事,着眼根本加快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落实实施方案,加强试点工作,扩大示范效应,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适时适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城乡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90%以上。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增强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也是扩大居民消费的信心之源。要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力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到95%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运行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全过程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

    ……

    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帮助困难群众就业。继续开发5000个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开发1.6万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三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240元,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土地供应和资金支持工作,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其中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1.5万套(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5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五是推进文化惠民。普遍免费开放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开展送科普、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活动。六是加强养老服务。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10%以上。新建2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经济薄弱地区40%的乡镇敬老院配置生活设备。七是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全面提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水平,重点建设1000个省级示范点。八是加大助残力度。向5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和进行无障碍改造,为2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九是便利城乡居民出行。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0%左右,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8%,镇村公交覆盖率达26%。十是提高饮用水安全和空气环境改善的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完成68个国控点空气自动监测站改造。继续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办好民生实事。

    ……

[责任编辑: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