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汇编> 报告摘要

201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部分)

2012-02-20 16:00: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

    ……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5%,……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确定上述目标,既注重了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又考虑了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上来。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工作重点:……第六,惠民生重在办好实事。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解决紧迫性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七,保稳定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2年重点工作

    (一)着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扩大消费为基础,以稳定投资为关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一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求,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广大群众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二是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支持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服务产业,完善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政策,搞好建材下乡试点,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四是改善消费环境。继续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私工作长效机制,加快重点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维护好消费者权益,让群众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一是保供给。做好主要农产品生产、收储和调运工作,保证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供应。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搞好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二是抓调控。制定价格调控条例,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落实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价格通报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三是强监管。严厉查处价格欺诈、价格垄断、恶意囤积、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坚决取消违规收费项目。健全价格舆情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

    (四)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蓝黄”两大战略为重要引擎,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蓝黄”两区建设要开创新局面。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推进两区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一是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两区一体化发展意见,统筹推进港口、铁路、公路、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

    ……

    区域协调发展要取得新成效。发挥青岛龙头作用,提升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水平。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对区内聊城、德州等市予以重点支持,启动以济南为中心的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争取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年内开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支持淄博、济宁、枣庄、莱芜等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继续抓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三峡库区和扶贫协作重庆等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新发展。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必须积极稳妥加以推进。启动新一轮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引导各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发展中心镇和卫星镇。搞好城镇产业定位,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搞好城市路网、公共交通和公共停车场建设,缓解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施城市绿荫行动。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力争今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

    (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促进“诚信山东”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省会文化艺术中心、省文化艺术之家、省美术馆新馆,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加快农村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推进,为20万户边远山区群众和沿海、湖区渔民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深入实施精品工程,促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管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

[责任编辑: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