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汇编> 报告摘要

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部分)

2012-02-16 11:10: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2012年2月9日在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海南省代省长 蒋定之)

    一、2011年工作回顾

    …….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5.29亿元,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46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1.8%和13.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6.1%;城镇登记失业率1.73%。

    ……

    (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较好完成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

    ……

    (四)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全省民生支出546.95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2%,新增财力的60.5%投向了民生领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1.22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27万户、水库移民危房8700户、国有林场危房1882户。超额完成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的目标,连续5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98元,增幅为历年之最。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比国家要求提前2年和1年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工伤”全面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发放物价联动补贴1.8亿元,惠及困难群体和大中专学生354.5万人次。免除6.4万人次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学费。为4528艘渔船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60所。4所思源学校竣工启用,新增优质学位6900个。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重建和加固校舍78.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850套。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桂林洋高校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继续提升,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我省。全面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初步形成“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慈善惠民医疗救助贫困住院病人近7000人次,加快省专科医院建设,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建成试运营。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8.97‰。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2280张。“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等事业长足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文明大行动”全面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有力推进,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继续深化,禁毒工作力度加大,“清网行动”成果显著。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一批信访积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强化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督,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防范和遏制。依法严厉打击违章建筑,多管齐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7个市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口岸、海关、统计、气象、地质、地震、测绘、人防、海事、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

    ……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

    ……

    三、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二)加快产业调整和振兴,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

    ……

    (三)着力打造龙头经济板块,推动产业集中集约发展。

    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以海口、三亚、儋州、琼海等城市为重点,打造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强化规划管理和执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城市主骨架道路建设和路网完善,启动建设“数字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章建筑,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专题研究支持省会城市发展,推动海口率先做强做大,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的带动效应。……

    ……

    (四)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争取将海口列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风情小镇。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实施整村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1000公里县道砂土路硬化工程,实施“一年百个”农村客运候车亭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认真落实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将我省扶贫标准提高到2650元,推进整村扶贫,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贫力度。

    ……

    四、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改善群众生活。

    (一)毫不放松加强物价调控。严格实行“菜篮子”工程市县长负责制。落实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1万亩,新建平价店20家、平价专区64家。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流通成本,支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适时扩大猪肉储备规模,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加强对淡季和节假日市场价格的管理,建立健全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市场价格的工作机制。

    (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适时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推进中部市县农民三年增收计划和“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计划。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努力使群众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三)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重点人群统筹做好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就业8万人。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对大龄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帮扶,做好复员队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四)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优先供应土地,加强质量监管,确保28.93万群众迁入新居。研究落实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继续调整各类社会保障财政补贴标准,完善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提高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水平,确保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实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健全教育、医疗、司法、临时生活等救助制度,发展福利、残疾人和慈善等事业。

    (五)加快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以上,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3450套。做好海南大学“211工程”迎接验收工作,支持海南大学打造国内百强大学,扩大高校对外合作交流。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扶持,推进产学研联合,支持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在海南设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力争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人才的培养培训,更好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需求。

    (六)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县级医院改造和扩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省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疗中心等专科医院建设。加强疾病控制基础能力建设,扶持发展南药事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争取国家支持海南设立国际旅游医疗先行试验区。实施优生优育促进工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七)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文明大行动”,提高公共文明程度。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深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强化实有人口管理,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突出抓好交通、旅游、施工、建筑消防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范和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危机和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对社保资金的全面审计和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跟踪审计。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完善维权服务网络。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口岸、海关、统计、气象、地质、地震、海事、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事业。

    各位代表!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是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我们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今年将办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新增34.8万人享受扶贫新政策,确保6万人脱贫。二是新建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7.5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5万户,改造库区危房0. 63万户。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标准。四是稳定居民食品价格,适时启动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五是解决30万农村、垦区、林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六是新建、改建幼儿园172所,新增学龄前儿童学位2.51万个。七是建设8所思源学校,新增学位1.85万个。八是免除10.5万名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及所有农村户籍中职学生学费。九是续建省托老院,开工建设4所城镇中心养老院,改扩建10所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2218张。十是建成、开诊省眼科医院和省耳鼻喉头颈医院等两家三级专科医院,增加床位240张。今后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办几件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省百姓。

    ……

[责任编辑: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