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和平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典范
人们常说,群众在党的心目中分量有多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和平区把“民生110”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推出关注民生的系统工程,这是群众意识,宗旨意识的集中反映;是提振信心之力举,提升民气之力举,凝聚民心之力举,汇集民力之力举,更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先行者。
省委、省政府咨询员、沈阳市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冯贵胜解读“和平模式”认为:民生110这一创新载体全面体现了和平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行政为民、心系百姓、关注百姓喜怒哀乐,反映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拉近了党、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和平区通过建立民生110模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薛冰博士认为:和平区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和平模式”,体现了三个主要显著特色,并值得推广:第一,践行了系统化科学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社会管理中因为条块分割而产生的“只管不理”或“小事不愿干,大事懒得干”的现象,通过一个中心“民生110”,八个分组覆盖“呼叫”、“督办”,乃至“考核”、“宣传”,真正实现了通过科学管理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可以说,通过系统化科学管理,明确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第二,突出了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全面进驻”、“代整治”“一事双责”等一系列做法,是狠抓与落实“主动性”的生动体现,而老百姓的反映,也说明了只有从“主动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得到“人民的主动认可”,这是深入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基本经验;第三,坚持党领导、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等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在动态管理中逐步建立了符合区情的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不是一时之事,不是一届之事,而是日常之事,天天之事。和平区坚持以“民生、创新”探索、落实和推动社会管理,各项成就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不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探索者,她更是实践者和推动者,逐步形成了具有承接性的长效机制,其核心要点在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这也是“和平模式”体现出来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