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成都2月14日电 记者 马利民 “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将针对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流动人口和特殊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体系等建设6大重点工程,涉及建设项目24类、100余项。记者今天从四川省委政法委获悉,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四川省“十二五”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这标志着全国省级层面首批社会管理创新专项规划在四川率先出台。
规划提出,至2015年,四川省将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基层综治维稳群众工作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监管劳教场所、检察联络站(点)和工读学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安康医院、戒毒康复场所、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安置基地(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公共安全体系和网络信息技术综合管理等工程和项目。
据介绍,全省各级政府是规划实施主体。重点工程和项目按其受益范围,根据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具体实施和保障。全省将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建设时序,优先安排群众需求迫切的项目,重点安排公益性、公共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