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城市拓展和功能开发。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特大都市,实施主城二环大型聚居区规划,同步推进产业布局、交通市政、商贸流通、公共服务与人口集聚。加快朝天门片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化龙桥片区、钓鱼嘴半岛和老重钢片区、九龙半岛片区、西永组团核心区、龙洲湾滨江片区、龙兴复盛片区、悦来会展中心和中央公园片区、礼嘉片区等十大城市片区开发,形成高品质商务集聚区。优化城市滨江、依山地带,建设一批森林景观带,新增一批公园、广场和精品雕塑,提升夜景灯饰水平。优化区县中心城区、工业园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实行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强化中心城镇规划引导、产业支撑、功能配套和环境整治,加快建设500个现代化小城镇。培育特色风貌街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彰显巴渝文化内涵和韵味。
……
示范创建、环境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并举,提升城市宜居度。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目标任务。巩固和扩大城市环境综合改造成果,推进郊区区县城主干道综合改造,持续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统筹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共同沟,解决市民过街难、停车难、如厕难问题,努力做到树多、路平、街净、宜行。深入实施“畅通主城行动计划”,建成一批桥梁隧道、快速干道、换乘枢纽和停车楼,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超过140公里。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减少周期性堵点。扩大主城二环以内公交覆盖面,推进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体化,实施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市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市容环境监督考评机制。
……
支持区县完善城镇功能、突破要素瓶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帮助区县进一步完善交通市政、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公共服务中心。帮助区县解决规划、土地、能源、融资等问题,逐步取消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区县配套。加强区县融资平台管理,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有效防范风险。支持渝中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贯彻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动态确定农村扶贫对象,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实行到户帮扶。实施新一轮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加快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开展武陵山区扶贫攻坚试点,扎实做好渝东北山区扶贫开发,实现涪陵区、黔江区脱贫摘帽。
(五)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和库区工作。……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建设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塑造农村新风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成一批农村客运站和招呼站,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商贸流通、医院学校、文化体育、村邮站等设施标准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切实做好三峡后续工作。编制和启动后续工作实施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投资计划,利用后续项目撬动社会投入,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成效。支持库区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加快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完善城镇移民安置小区配套设施,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继续做好库岸沿线矿山关闭、地质灾害监测与防范、重点城镇建成区规划控制,整治消落区环境。推进生态屏障区建设,绿化长江库岸130万亩。
(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核心,畅通城乡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的制度通道。健全地票交易制度,全面推行地票价款直拨。完善农村“三权”权益评估、抵押登记、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配套政策,抵押贷款力争实现300亿元。加快农民新村配套建设,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和转户居民退出房屋交易试点,提升农房市场价值。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在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中量化确股,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300个。建立健全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长效机制,落实好转户居民权益保障,实现转户常态化。
……
强化收入分配调节。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政府、企业、居民的分配比例,力争居民收入占比提高到45%。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做到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高管薪酬“三挂钩”。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稳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加强税收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深化房产税改革试点,积极争取相关税收改革试点,减轻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者税负,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保持一般预算的75%用于区县基层、50%以上用于民生,健全转移支付制度。鼓励慈善捐赠,规范善款使用,在全社会形成扶弱济困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