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十大实事”,突出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统筹力度、加大投入力度,竭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巩固完善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启动牦牛良种、马铃薯原种和饲草种植补贴试点。依法管理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实行严格的耕地和草场保护制度。完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实施24个县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切实提高出栏率。加强畜禽疫病防控。着力提高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旅游服务、商贸运输等,确保劳务输出保持在80万人次以上。安排资金5700万元,加大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安排9.29亿元,完成5.96万户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八到农家工程”。投资31.1亿元,大力实施“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3年解决669个建制村通公路问题。加快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今年投入42亿元,解决1630个行政村通电问题,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用电人口达到273.4万人。加强村村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农村沼气1万户。投资10.78亿元,完成1000个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我区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办法,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实施扶贫攻坚,以到户帮扶和产业开发为重点,加快实施整乡推进,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积极促进人口向交通沿线、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适度集中。稳步推进生态搬迁。完善涉农商业保险制度。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区边境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繁荣发展、维稳固边两个关键,大力实施边境地区发展规划,落实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扶边、强边、兴边、活边、惠边、绿边、稳边、固边工作,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搭建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项目推介、创业服务和舆论引导五大平台,广开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2.15万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有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和区外就业,实现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就业援助实名制、就业失业登记等工作,确保真正用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的就业困难。整合培训资源,全面实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坚决查处拖欠和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加快普及学前“双语”教育,力争建成251所幼儿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45%。巩固“两基”攻坚成果,以“控辍保学”为重点,提高义务教育水平,防止出现新的文盲。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城乡薄弱学校建设,改扩建10所高级中学,力争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0%。提高“三包”经费及助学金补助标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内地办学和教育援藏向纵深发展。加强高等学校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建设。支持发展特殊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青少年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乡村药品配送制度,加大基层医护人员补充力度,提高乡村医护人员补助标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10个县卫生服务中心。配套建设518个乡镇卫生院,大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开工建设自治区妇儿医院,建成启用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推进“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巩固碘盐覆盖率和计划免疫成果。强化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落实好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医药费全免、奖励和生活救助政策,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协调联动,实施社会保险扩面计划,大幅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比例,力争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突破200万人。适时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大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度,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提高到80%、93%。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加快门诊统筹试点。实现生育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探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商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和改造1.35万套保障性住房,继续做好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妥善安排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
加强市场监管和调控。稳定社会预期,强化价格预警监管,完善应急协调机制,加紧建立价格调节基金,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扩大农超对接,加大产供销衔接,确保农畜产品市场稳定。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等调控机制,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抓好电油运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严厉查处价格违法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扎实做好“9·18”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抓紧实施重建规划,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加快进度,因地制宜推进恢复重建,8月底前完成受损民房恢复重建任务。确保政府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整合援藏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参与重建。做好次生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抗救灾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