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马 飚)
……
一、2011年工作回顾
……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预计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100元左右,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5万元,增长10.5%。
……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四)着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实施扩权强县,开展村镇规划集中行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城镇化率由上年的40.1%提高到42%左右。广西规划馆建成开馆,广西美术馆、铜鼓馆加快建设,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实现新突破。柳州汽车城建设全面展开。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拉开帷幕。钦州滨海新城和其他中心城市新区依托产业发展,城市承载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一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在柳州成功举办。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深入实施。
(五)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0亿元,增长18%。开工建设大型商品交易市场53个。加快发展金融、会展、咨询等服务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30亿元,是上年的两倍。成立广西金融电子结算服务中心。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启动。
……
(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各项指标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覆盖1457个政府办基层卫生机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
……
(九)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取得进展。……11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部启动。资助学生236.36万人次,解决12.8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全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新建成开放15家博物馆。广西综合出版实力位居西部省区前列。建成8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6628家“农家书屋”,6.6508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一批文化产品和项目获国家大奖或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人口自然增长率9.2%。,全区88.3%的村委会开展了诚信计生,建成6993个村级人口计生服务室、新家庭文化屋。……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140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累计2200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在96%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60万人和320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万套,改造农村危旧房20万户。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加大扶贫力度,建成村屯道路1230条,解决332.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水库移民新村564个。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胜利完成。严格控制物价上涨,降低部分居民生活用水、民用管道燃气价格及部分收费;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9%。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不断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信访总量、群体性事件起数和人数持续下降。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
……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我区多项经济指标跨万亿元后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这既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又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重大趋势:……四是城镇化进程呈加快趋势。我区迈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保持每年两个百分点的增速,到2015年将达到50%以上。……九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呈日益加强趋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日益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到2015年分别达到2.85万元和8000元以上。
……
三、2012年主要工作部署
为实现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
(三)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
……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建立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制造业产品售后服务。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让广大群众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进广西民族文化、海洋文化、西江文化研究,推出一批文化精品。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推进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努力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建设广西民族文献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文化典籍数字化。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努力提升“漓江画派”品牌。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新区规划的全面对接,以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拉动城市新区扩展。以“文化立城、文化建城、文化强城”,掀起南宁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新高潮,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六馆三街”、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总部基地、龙象谷、健康产业城等功能区规划建设,建成广西美术馆、广西铜鼓馆,推进新区路网、跨江大桥等项目建设。以汽车产业项目及配套路网为重点,加快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加快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办好第二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加快推进北海海湾新城、钦州滨海新城、玉林玉东新区和其他中心城市新区建设。加强梧州岭南骑楼、绿城水都,贵港“南国荷城”,来宾“桂中水城”,贺州生态园林城等城市特色塑造。推进中心城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特色宜居城市。
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切实将自治区和各市的721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一级政府,扩大县域经济自主权,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实施22个扩权强镇试点。完善县城和重点镇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县城和重点镇的综合竞争力。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进城农民工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向乡镇、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拓展延伸,完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四期工程,塑造城乡特色,加快名镇名村建设,打造新型小城镇和宜居村庄。
……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抓好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全民奋发创业。以扶持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加强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快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创业激励政策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打造县域和乡镇创业平台,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实现五项社会保险“一卡通”。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社保基金监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发展慈善事业。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力度。继续推进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扎实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重点工程。
……
学习践行“广西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和“感恩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深入开展以“九大和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树立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党、感恩父母、感恩故乡、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生命,在全区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和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组织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深化平安广西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打击和防范犯罪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设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推进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建设。
………
实施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筹措资金432亿元,办好以下十项惠民工程:
1.社保惠民工程。筹措资金61.25亿元,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其中2012年1月1日起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为全区60万城镇低保对象、320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为陆地边境0-3公里范围内约30万农村居民给予生活补助,新建1000个五保村等。
2.卫生惠民工程。筹措资金94.7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原来每人230元提高到每人290元,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由原来每人200元提高到每人240元。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化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
3.教育惠民工程。筹措资金38.71亿元,用于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高校学生资助等项目,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4.强基惠民工程。筹措资金77.8亿元,实现新增1000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修建里程4500公里以上。修建屯级道路2000条2500公里。加大对2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投入,完成6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35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3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300个库区移民新村。实施扶贫易地搬迁工程。
5.安居惠民工程。筹措资金79.23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1万套。以解决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难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建设。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受益。改造农村危房(含茅草房)20万户,其中今年6月底完成改造茅草树皮房2.5万户。继续实施农村居民住房政策性保险。
6.土地整治惠民工程。筹措资金22.23亿元,建设武宣等县土地整理项目143个,在全区64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建设中低产改造项目48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19个,在贫困地区实施坡改梯和基本农田建设18万亩。
7.农补惠民工程。筹措资金31.97亿元,用于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
8.生态惠民工程。筹措资金21.53亿元,实施“绿满八桂”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等,建设12万座沼气池,实施500个村(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
9.文化惠民工程。筹措资金3.41亿元,建设10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20户以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项目。
10.计生惠民工程。筹措资金1.16亿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村级人口计生健康服务室和新家庭文化书屋建设等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