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

2012-02-03 16:23: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记者:所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今年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临界点后,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陆学艺:对。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很重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就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就是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社会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法律,大量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治理和遏制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通过正在大力开展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可以解决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前景看,随着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我国的城市化也一定会持续较快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所以,今后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是很重要、很艰巨的,既要解决好目前已经产生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又要解决好可能新产生的问题。

    记者:众所周知,根据变化的新形势,党中央非常及时地提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陆学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分阶段推进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势变了,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根据形势的变化,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提高,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现阶段,社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全面发展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事业和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在内的社会事业。搞好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二是加强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的改革与完善。在社会体制方面,就当前来说,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新体制要有新的社会规范。要建设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建设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保持和发扬农业文明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传统规范,形成新的中华文明。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安全体制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四是加快调整社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一定要协调,相辅相成。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2008年,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记者:那么,如何理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呢?

    陆学艺: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我认为,鉴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建设工作的繁重性,应当考虑将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位”的总体布局中排到第二位,并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性的领导机构、加快顶层设计、加强人力物力财力配备、形成机制化议事程序等方式,大力加以推进。

    记者:就城市社会管理的视角看,目前应当做好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呢?

    陆学艺:目前亟需办好三件大事。一是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二是改革现行的农民工体制,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难题。三是加强建设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科学规划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框架的原因是什么,规划的落脚点是什么?

    陆学艺:近年来,我们在四川成都、江苏太仓、福建晋江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行的城市社会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很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比如,1998年,中国有41608万城镇人口,城市化率334%。当年有各类城市664个、737个市辖区、5732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6557万人,城市率为497%,有各类城市653个、市辖区853个、街道办事处6923个。12年间,城镇人口增加24949万人,但城市社会管理机构并没相应变动,城市数量还减少了,平均每个街道办事处原来管理726万人,2010年平均每个街道管理96万人。东南沿海诸省市有不少街道要管理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管理百万人以上的街道也有几个。城市的街道相当于农村的乡镇,是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只有几十个公职人员,怎么能管理得过来?怎么能提供好的服务?街道下面的社区自治组织,一个社区有几千人,甚至有几万人,怎么能自治得好!城市基层组织管理服务对象如此膨胀,难以管理,这也是中国目前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主要原因。

    另外,未来我国的城市化还会继续发展,还会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进到城里来。所以,我们应当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建设好城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架构,搭建好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把新进来的居民组织好、安排好、服务好,并和老市民融合好,使新老市民都能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这是做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一定要首先建好。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