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严格监管,依法推进恢复重建。严格执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法规,制定一系列政府规章。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依法依规把好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关口,重建工程经受住了余震、洪水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的严峻考验。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选聘志愿者和专家担任社会监督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化危为机、恢复提升,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抢抓危中之机,推动灾区更高水平发展。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灾区发展条件根本性改善。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发展振兴,推进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工作,灾区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走过三年多艰辛奋斗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恢复重建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向关心支持灾区建设的国际友人和有关组织,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地震灾区尚有极少数项目没有完工,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的项目,少数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快推进。同时,全面实现灾区发展振兴仍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将深入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努力把地震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细化落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强化形势研判,主动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增长20.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人口自然增长率2.98‰。 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
……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断头公路等突出问题,新建机耕便民道2.9万公里。改造农村D级危房21.6万户,新增4361个自然村通电话、3053个行政村通宽带,新建农村沼气池27.7万口,解决27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启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四大城市群规划编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五乱”治理和城乡风貌塑造,在5个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初步形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化率提高1.6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