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强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完成10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视解决城镇儿童入园难和农村儿童就近入园问题,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建立职业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办好内地新疆中职班。大力发展南疆三地州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支撑发展能力。实施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第二轮建设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继续推进教育保障七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二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吸纳急需人才。完善人才优先发展投入、创新创业扶持、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加快人才综合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强化海外智力支持工作。三要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工作。坚决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加快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大力开发中医药、民族医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四要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五要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备战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和第十二届全运会,认真筹备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六要大力实施“质量兴新”战略。健全产品质量追溯、生产监管责任追究、质量投诉处理、重点产品质量强制检验和质量安全市场退出制度。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及重点项目质量检查。加强质量法治体系、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坚决破除质量监管和打假工作地方保护主义。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大社会领域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八)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认真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文化惠民措施。加强区、地、县、乡、村及街道、社区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和自治区文化中心、图书馆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建立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扶持专项资金,创作一批弘扬时代精神、艺术价值高、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提高优秀文艺作品译制能力,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春雨工程、东风工程、西新工程、农家书屋以及村村通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以文化民生为重点,优化学校教育、强化继续教育、引领社会思潮、坚定理想信念,顺应各族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提高各族群众的现代文化创造、现代文化参与和现代文化共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