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中央要求“稳中求进”的“进”,是发展之“进”,也是民生之“进”。我们必须在感情上真投入,在财力上真投入,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去年,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向人民群众承诺的4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今年,我们将更加关注民生,继续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实行“四项”行政经费零增长,但用于民生方面的专项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力争比上年增长20%以上。重点办好30件民生实事。
(一)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物价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高度关注,为民解忧,采取得力措施,把物价稳下来。(1)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新建蔬菜温室大棚12万亩,总面积达到67万亩,进一步提高地产蔬菜占冬季蔬菜供应的比重;加强生猪、肉牛、禽类养殖基地建设,存栏分别增长14.2%、6.8%、5.4%。(2)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不断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实行大宗农副产品省市两级储备制度,淡吞旺吐,平抑市场。储备猪肉1.45万吨,保证城镇居民7天的供应;储备蔬菜2.18万吨,保证城镇居民5天的供应。搞好农产品基地与社区、超市、高校、企业对接。(3)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质量监督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适时为困难群体发放临时物价补贴。
(二)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关民族素质、国家昌盛,孩子是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未来。必须顺应群众期盼,办人民满意教育。今年,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15%。(4)搞好幼儿园建设。新建和改扩建450所省定公办幼儿园,全省公办园达到1700所,满足适龄孩子入园需求,给家庭减负,让父母放心。(5)办好义务教育。新开工建设、加固学校216所,完成“校安工程”总体目标;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400所标准化中小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的阳光。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校供暖给予补贴;落实助学资金,有多少承担多少,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6)发展职业教育。抓好22所国家级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新增6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组建4个职教集团,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7)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支持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名校,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省属本科高校省财政拨款比上年增加14.5亿元,生均财政拨款达到1.2万元。(8)保证中小学校学生吃上健康餐。为了让寄宿制学校学生吃得更好、更安全,省财政安排资金7000万元,市县适当配套,对12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给予补贴,寄宿制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对外承包。同时,要加大对其它学校校内食堂和校外“小饭桌”的卫生防疫和监管,确保孩子们安全放心用餐。(9)下决心解决好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的安全最重要。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和地方配套投入,多种形式解决好校车安全问题。完善公交运营系统,增加乡村公交运营线路和站点,方便学生乘车。让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是幸福之源。着力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10)解决“看病难”问题。建设6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9个市级急救中心、64个县级区域医疗中心、6个市级儿童专科医院,新建和改扩建5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5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11)解决“看病贵”问题。为了解决“以医养医、以药养医”的问题,确保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将9050个村卫生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管理;财政筹资1亿元,逐步化解899所乡镇卫生院债务负担;将2.2万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在患者身上挣钱。(12)提高县乡医疗水平。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64个县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系统,20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建设3个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1.6万人。(13)继续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惠家工程”。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试点扩大到25个县(区)以上。对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养老补助费历史陈欠问题,五年内必须全部还清。从今年起,当年费用全部兑现,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