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2年面临的形势和总体把握
……
“稳中求进”是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总基调。……着力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稳物价、保住房,更要促就业、增收入,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关键。……
……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
三、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四)坚持县域和城区并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县域和城区经济不发展就不会强市、不会强省。没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也不会走得太远。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我省县域经济实力普遍不强,有56个县(市)靠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过日子”,大部分县(市)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水平没有达到国家允许的上限发放标准。县域经济如果仍然沿袭传统农业经济,只会越走越窄,越落越远。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走产业立县之路,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和经济外向化等发展方向,创办园区,招商引资上项目,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尽快形成立县主导产业。力争每个县(市)都有省级重点产业项目支撑,力争在2-3年内都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16%。二是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城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需要进一步出台政策,放权搞活,加快发展。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依托区位条件,打造服务外包、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生产服务业;提升商贸、餐饮、娱乐、家政、社区服务等发展档次,繁荣生活服务业;依托主城区中心区域和城市综合体,发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中心城区的科技园区、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培育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场县、村企等共建活动,强化吸纳就业与人口集聚功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为载体,加快旅游名镇和“百镇”建设,实施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试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扩大星级村建设规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区域攻坚和整村推进,省财政投入配套资金1.5亿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万人以上。重点加大对大兴安岭南麓山区11个县和其它17个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的扶持力度,激活内在发展动力,逐步改变贫困面貌,与全省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