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便民利民的服务业。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先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病人看护、家庭保洁、家教等家政服务。发展律师、审计、会计、咨询等服务业,增强各类中介组织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动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联通市县乡的“一键通”呼叫服务网络,服务农业、方便农民。
……
(六)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作为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按照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产业、强化精细管理的要求,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化布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扶持壮大中等城市,推动小城市扩容升级,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继续深化石家庄、唐山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增加秦皇岛为试点市,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发展。加快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正定新区、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和白沟新城建设,打造区域发展的新高地。
坚持产业兴城,推动以城促产。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抓好产业聚集区建设,聚集优质产业和先进生产要素。把城市空间布局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旧城改造,盘活城市空间资源,推进研发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开展城市建设百项重点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管线入地、集中供热等配套设施,实施城市气化工程,推进小街巷、小游园、便民市场等项目建设,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抓好环首都地区周边的城市建设,吸引京津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转移。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开展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新增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县城)15个以上、园林绿地5000公顷以上。大力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三大抢救工程,一定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开发好,一定要把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构建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大格局。积极探索“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重点做好数字规划、数字城管、数字住房等工作,推进各系统的整合对接,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放开环卫保洁、市政养护等作业市场,提升市政公用服务质量。
……
(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提升省会城市功能,打造河北第一窗口。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优质产业。下大力解决城市大气、水和垃圾等污染问题,实施煤改气工程,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快建设燃气热电项目,切实改善大气质量,做优做美城市环境。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国家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制定我省贯彻实施意见。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摸清扶贫对象底数,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编制实施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出台促进衡水等黑龙港流域发展的扶持政策。启动30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快环首都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以涞水、赤城、丰宁、滦平四县为重点,推动环首都贫困地区攻坚突破,把加强水电路讯气房和公共服务等基础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在招商引资、培植产业、提高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扶贫对象年人均实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