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及妇幼保健体系,开展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工作。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妇女“两癌”等重大疾病纳入医保和救助范围。加快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积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监管体系,实现“一卡通”全覆盖。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着力推进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科研院所能力建设,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兰州、天水、白银、嘉峪关等“数字城市”建设,重点抓好5000家“数字企业”建设,增强信息化促进社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功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大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开工建设甘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启动县级全民健身场馆建设。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加强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调整改革,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和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推动老龄、慈善、外事、侨务、港澳事务、测绘、人防、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文物等事业全面发展。
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地震、暴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村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组织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技能演练,不断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快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全社会诚信教育,打造诚信甘肃。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着力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利益保障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着力解决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和信息网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关心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支持各类商会、中介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矿山塌陷区综合治理,加大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开发秩序整治力度。强化道路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等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校车规范化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