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省长苏树林)
一、2011年工作回顾
……….. 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7500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增长18.2%;城镇登记失业率3.69%;人口自然增长率6.21%。
……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五大战役”推动重点领域突破
………城市建设亮点纷呈。突出美化、绿化、净化,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一批城市新区、功能组团、商务营运中心建成投用。小城镇改革发展步伐加快。42个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1573.89亿元,省级财政在年初安排278.56亿元的基础上,又将超收的70%用于集中解决民生问题,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省委、省政府确定的4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兑现。
……….
(三)“三群”联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
城市群加快建设。全面实施海西城市群发展规划,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加强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促进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厦漳泉签订同城化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18个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推动福州城区与周边县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四)先行先试推进改革开放
平潭开放开发加速突破。《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实施,实行比当前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的全岛放开政策。平潭至台湾高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海峡大桥复桥、环岛公路、闽江应急调水工程、协力科技产业园、冠捷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金井湾、岚城、幸福洋、澳前、坛南湾等组团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投资303.51亿元,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强劲态势日益显现。
………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支持厦门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十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确保”的年度任务基本完成。……….
(五)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稳定物价措施有力。加强“米袋子”、“菜篮子”建设,加大对生猪、蔬菜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及时出台稳定食品价格的10项措施,扭转了物价过快上涨势头。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省新增城镇就业62.25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7.4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1万人。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革命“五老”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市、区),新农保实现制度全覆盖,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5.27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重建中小学校舍403万平方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67.8万人,我省成为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份。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92所,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组建53个行业型职教集团,高校调增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硕士点111个,每万人口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居全国前列。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和507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增医疗机构床位7400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我省运动员在第七届城运会、第八届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列。福州市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厦门市实现“三连冠”。
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推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和谐征迁工作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深化“平安福建”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所有设区市均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