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大兴安岭

黑龙江大兴安岭边防社会管理创新效果明显

2011-12-16 08:35: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2011年初以来,黑龙江大兴安岭边防支队塔河大队深入研究矛盾纠纷化解方式,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着重发挥良好社会风气的引路作用,切实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实现辖区零上访、零群体性事件、零刑事案件的工作目标。

    紧扣矛盾纠纷化解主线,多方协作促和谐

    为避免矛盾纠纷的累积引发各类案事件,大队抓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分工协调、协作配合三个重点环节,积极研究建立适应辖区实际的矛盾纠纷大排查体系,集中社会各界力量,从根源上预防各类可防性案事件发生:一是建强矛盾纠纷化解领导组织。为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统一领导化,大队及所属派出所向驻地党委政府建议,成立由驻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组织,得到驻地党委政府支持。目前,大队共成立县一级矛盾纠纷领导小组1个、乡一级矛盾纠纷领导小组2个、村一级矛盾纠纷领导小组5个,为完善三级联调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统一合理分配矛盾纠纷信息。为使对口单位部门能第一时间获取矛盾纠纷信息,及时有效、责权明确的做好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各级矛盾纠纷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县乡两级综治部门为中心,统一调控各职能单位的联络机制。各成员单位发现不属于职责范围或单独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后,必须立即向同级综治部门反馈,由综治部门按职能分工统一分配矛盾纠纷化解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传递不畅和互相推诿问题,促进了各单位的协作配合,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今年,所属派出所通过联络中心快速移交土地纠纷2起、家庭纠纷2起,并配合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调解,有效控制矛盾纠纷规模,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三是加强协作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所属派出所依托警务室、村委会,统一搭建工作平台,每周同乡司法、土地、民政、妇联等部门开展“联合接访日”活动,为化解群众矛盾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不走冤枉路、不出冤枉力、不生冤枉气。目前,所属派出所共开展“联合接访”活动20余次,帮助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40余次,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布控严密治安防控网络,打防并重保稳定

    为维护辖区持续平安稳定,从创新信息预警机制、人员管控措施、群防组织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构建新形势下的治安防控网络。一是创新情报信息收集机制,深挖线索打击犯罪。从抓好情报干部和耳目特请两支队伍的筛选、培训、指导入手,不断提高情报信息收集能力,并依据当前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合理部署情报信息收集任务,增强情报信息收集的针对性,使获得的情报信息内容更有实际价值。在开展“清网”行动中,所属派出所通过深挖线索,成功抓获辖区一名网逃人员,并向驻地公安机关提供重要线索,抓获一名外地网逃人员,得到驻地公安机关的高度赞扬。二是创新人员动态管理机制,突出重点预防犯罪。所属边防派出所与辖区5个村委会分别签订了治安联防责任书,建立社会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人员管理档案,由民警和联防队员对重点人员进行帮教管理。协调督促各村委会与重点人员及家属签订帮教协议书,使帮教工作逐级分解到基层,落实到人。同时,民警和联防队员采取二对一形式,从工作、生活上关心帮助重点人员。特别是要认真登记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家庭、就业、经济收入等信息情况,对家庭困难者,协调政府部门落实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给予安置。今年,辖区3名重点人口全部得到安置,使他们重新被社会接纳,回归生活正轨,有效预防了重新犯罪问题。三是创新群防工作机制,编织严密防控网络。继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工作,与边防连队制定了联勤联控机制,共同强化边境一线管控。在通外重点要道设立执勤点,实施全时段堵控,查缉企图潜入边境地区的违法犯罪人员。同时指导治安巡逻队改变传统的巡逻工作模式,推行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形成网格状巡逻防范格局,确保发生案件时的快速反应,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辅以柔性管理服务措施,警地共建树新风

    培树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预防各类案事件的有效举措。所属派出所通过创新道德约束机制,采取引导村民务实业、倡导健康生活新方式等措施,培树起良好新村风。一是结合实际定“村规”。所属派出所对影响辖区风气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严禁参与赌博、严禁酒后驾驶、严禁吸食毒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并联合各村委会共同推行,使执行“村规民约”的总户数达到实有户数的95%以上,辖区30余名经常酗酒人员、15名闲散无业人员等重点帮教人员的执行率达到100%,有效转变了辖区酗酒、赌博等不良风气。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新方式。针对辖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匮乏,长期以往形成酗酒、赌博等不良风气的实际。所属派出所协调各村两委建立了“村民图书室”和“村民活动室”,多方筹措娱乐健身器材,进一步拓展群众的活动空间。同时主动邀请学校体育、音乐老师指导建立“村民篮球队”、“锣鼓队”、“老年秧歌队”等文娱小分队,鼓励村屯间开展比赛,调动村民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使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充满活力。目前,组织秧歌队开展比赛10余场,举办棋牌友谊赛20余次,有效转变了辖区存在的不良风气,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欢迎。三是引领村民务实业。充分发挥民警村官作用,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开展村域调研活动,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等方式,寻找制约村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并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措施,形成想大事、议大事、带领群众做大事的良好氛围。今年,所属派出所与村两委共同向驻地政府反映制约村屯发展的问题6个。同时,所属派出所还同驻地农技部门向驻地群众介绍引进高产黄豆种植、冷水鱼人工养殖等特色产业4项,使辖区村民的人均收入由去年的5000元增加到今年的12000余元,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培树起务实创业的良好村风。(汤洋 宋建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