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一体两翼”构建深圳药品安全社会管理新模式

2011-12-14 15:36: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深圳特区报 

    核心提示

    以药监部门为监管主体,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实行社区自治,行业自律――宝安区“一体两翼”为特色的深圳药品安全社会管理新模式实施以来,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主管部门肯定以及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昨天,宝安区海裕社区等13个社区被光荣授予“药品安全示范社区”称号,省食品药品监督副局长陈德伟出席了授牌仪式,并对深圳宝安新模式带来的成效予以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目前宝安区共有零售药店3013家,约占深圳全市总量近一半。面对监管对象庞大等诸多困难,今年以来,宝安区药品安全委员会、宝安区药监分局等部门结合特区一体化进程,按照市药监局的有关要求,大力探索在现代都市中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区”的有效模式,并结合辖区监管工作实际,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对辖区创建“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工作,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药品安全社会管理新模式。着力借助街道、社区等基层政府部门的“自治”和药品行业协会的“自律”,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原来药监部门“一家独唱”,变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大家唱”的新局面,开创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药品安全社会管理新格局。

    明确“主体”

    药监部门牵头管理

    所谓“一体”,即指药监局是《药品管理法》等的执法主体,是代表国家、政府承担“三品一械”行政监管的责任主体。宝安区药监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其对于全区药品安全监管的核心主体地位:负责对社区内涉药单位无证经营、经营假劣药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规范涉药单位经营行为;组织对涉药单位和对街道、社区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协管信息员等开展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社区单位进行联络协调,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以及对药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建设给予政策引导和帮助,充分培养并发挥其社会管理的功能。

    为了将药品监督工作切实全面地落实到基层,宝安区药监部门多管齐下,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首先,精心选“苗”,在10个街道选定了13个社区作为首批示范创建社区,同时又在13个社区中确定新安街道海裕社区为重点培育对象,指派业务骨干落实培育工作,牵头引导成立社区药品行业自律组织,着力打造示范中的“标杆”,促使该“典型”尽早形成示范效应。

    其次,积极展开培训,于2011年9月8日至9日召开了辖区“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培训会”,组织各街道及下属创建社区共31个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宝安分局派专人就社区药品安全协管信息员职责及常见涉药违法行为、监控工作方法等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第三,大力宣传,通过在每个社区设立药品宣传栏、利用科普日发放药品安全知识读本或宣传册、邀请药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举办药品安全现场宣传咨询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到目前为止,共开展现场宣传活动10余次,开展“药品安全之窗”专栏100余个,张贴悬挂“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标语30余幅,接受社区居民咨询8万余人次,发放《药品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15万余份。在群众中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推出“样板”,宝安药监分局充分履行监管主体职责,对创建社区持证涉药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并遴选出“样板药店”、“样板诊所”,要求社区其他涉药单位向样板单位看齐,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以先进促后进。同时,加大对创建社区无证经营药品等涉药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社区药品流通市场,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基层“自治”

    各部门多管齐下

    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一体两翼”的概念中,“两翼”则包括了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街道、社区基层政权组织。充分发挥“两翼”中的基层政权组织力量,贯彻“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原则,引入药品监管“大安全”理念,街道、社区对本辖区药品安全实现“自治”,是宝安的一个新创举。在宝安区药监部门的牵头和引导下,辖区各街道积极响应,社区主动参与,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行自身职责,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出一个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在街道,各办事处都为社区创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如新安街道,下属22个社区全部参与创建工作,并选定新安湖、海裕、宝民3个社区担任创建示范,对这3个社区各拨付5万元创建启动经费。截至目前,新安街道所有社区的“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为该街道实现创建“药品安全示范街道”的下一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区,各工作站踊跃申报创建,纷纷成立创建办等专门组织推进创建工作。2011年,全区确定了13个社区参与“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亮点纷呈。其中:海裕社区将药品监管工作改为社区安全监督办公室负责,把药品安全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整合统一管理,将药品安全监管融入其辖区“大安全”工作中;宝民社区强化“十员到网格”建设,将药品安全工作列为党员、计生员、警员、调解员、消防安全员、出租屋管理员、市政巡查员、治安联防员、信息宣传员、医疗保健员等“十员到网格”的重要工作内容。此外,创建社区还开展“放心药房”评定工作,对于符合要求的药房,由社区颁发“放心药房”的称号和专有的笑脸标识,以引导社区居民放心消费和监督。

    同时,出租屋管理所、市场监管所、卫生监督所等有关部门也通力协作,采取信息互通、证据共享等方式,从源头上加强对无证药店的排查和对出租屋业主的管理,对存在无证经营和违法经营的药店开展常态的联合整治及清理,实现辖区各类监管资源的高效整合。据统计,在2011年,宝安共开展药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42次,联合查处非法行医药店26家,取缔无证药店195家次。

    通过街道社区自治,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居民参与药品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也逐渐得到提升。如海裕社区结合自身实际,选取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组成“五老巡查队”,定期进行巡查和监督,有效地延伸了监管触角,真正实现了自防自治、群防群治。

    行业“自律”

    企业积极参与

    “两翼”中的另一“翼”,将药品安全监管“嵌入”到社会管理和建设中来,引导药品行业协会发展,促使行业协会监督从业主体实行“自律”,则是宝安的另一项新举措。各示范社区的涉药单位通过药监部门牵头、街道社区组织、医药行业从业者民主选举的方式,纷纷组建和成立了药品行业自律组织,并做到有组织架构、有活动章程、有行业公约、有定期活动的计划和记录,其社会管理效能初现。

    首先,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强化协会服务工作。在努力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反映会员诉求、着力改善社区经营环境、做好行业和会员的代言人的同时,各自律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药品行业管理,合理反映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宝安分局对口分管科室,定期组织会员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提高从业者的法制观念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其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制定药品行业的行规行约及协会章程等制度文件;大胆投诉举报,积极提供线索,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行业监督检查,净化药品市场环境。在协会、社区和药监部门三方参与的前提下,认真开展“放心药房”的评选活动。

    同时,大力提倡公平竞争,着力促进诚信经营。团结全体会员,抵制行业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优胜劣汰;对个别会员单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前介入,及时提醒,软性干预,防患于未然;引导药店合理布局,避免在同一社区出现疏密不均、同行相争的不利局面,促使各会员单位和谐相处,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目前,辖区13个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均成立了协会、联谊会等形式的自律组织,其中新安街道宝民社区的“医疗药品经营协会”还通过民政部门备案,成为我市第一个注册登记的社区药品行业协会。(戴晓蓉 吴海文 文/图)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