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领导活动> 王其江

王其江: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统筹食品安全工作

2011-12-09 09:38: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12月9日,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以“通过法治实现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1年(首届)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图为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其江在论坛上致辞。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尊敬的李建国副委员长、罗豪才副主席,陈冀平书记、罗黛琳女士,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2011年(首届)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大家齐聚一堂,共谋食品安全大事,必将对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谨代表中央政法委向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致力于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界、实务界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形象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动法律修订,连续查处几起大要案件,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除,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警惕。特别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一些社会管理方式还不适应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为此,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统筹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加快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手段的转变,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中国法学会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围绕食品安全开展了大量工作,对推动法学界、法律界深入研究食品安全法律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论坛以“通过法治:实现食品安全”为主题,邀请中央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本部门本系统在食品安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下步工作安排发表主题演讲,着力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严格执行法律角度,来探讨破解食品安全难题之道,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典型成熟经验做法的制度化、法律化,必将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支撑。

 加强和创新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管理,既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又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齐谋共为。借此机会,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食品安全管理要统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应切实把立足点放在让老百姓放心、让群众满意上,针对反映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系统研究、整体规划,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及相关的职务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食品安全管理要突出“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智慧出于民间,创新来自基层。我们要完成保证食品健康安全的重任,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原则。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各行业协会的自律协调作用,不断丰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建言献策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来破解食品安全难题。三是食品安全管理要坚持依法有序运行。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食品安全管理同样也应在法治化轨道内运行。相关部门应把依法管理服务的理念贯穿食品安全管理始终,注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同志们、朋友们,加强和创新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要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更要注意深入研究客观规律。希望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同志们加强沟通联系,通过本次论坛实现良好而又富有成效的互动提升;希望广大法学家、法律工作者,密切关注食品安全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找准问题和焦点,深入研究法律应对和法治完善工作,努力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出更多真知灼见!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秦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