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委书记陈刚近日表示,社会管理创新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突出模式的多样化
要适应不同发展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共存的现实特点,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采取分类指导、分类探索的方式,鼓励不同类型的地区大胆实践,创造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不同模式。农村新建区域要针对城市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上楼农民的生活、就业、文化、心理等服务,加强农村新建小区和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老旧小区要围绕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在实行物业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治安防范、促进管理协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新建小区要围绕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高起点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居民提供系统配套的社会服务。国际化特色明显和高端群体聚集的区域要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对接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增进中外居民的沟通联系,不断完善涉外服务和管理体系。
突出主体的社会性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新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体参与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事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制定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社会组织,建设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健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机制,逐步增加购买服务的项目、方式和比重,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要强化群众评判和社会监督,形成有效的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突出布局的层级式
社会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并不是处于同一平面,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逐级落实、逐级提升。
第一层次是社会服务。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对接群众需求,解决民生问题,从源头上解决社会服务管理的矛盾和问题。要提升公共服务,改善社区服务,还要抓好对特殊人群的服务。
第二层次是社会运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促进社会良性运行。要构建全模式城市公共治理体系,维护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层次是社会治理。加强和改善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健全社会治理结构,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从根本上为社会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