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
【镜头回放】 王雷一家是崇川区外滩小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夫妻两人都在企业工作,每天下午四点半,九岁的女儿放学后,就会来到社区“四点半”学校,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着父母下班,而来自南通大学的志愿者小王同学则担负起业余老师的角色。王雷告诉记者,社区干部想得真周到,老人、孩子的问题都给解决了,解了他们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笔者进入外滩小区公共服务中心,首先看到一个一站式服务大厅,水电缴费、劳动服务等一应俱全,服务中心设有居民议事厅、新市民俱乐部、“朝阳公社”青少年实践基地、卫生医疗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公共食堂、慈善超市,社区文化剧场、图书馆、舞蹈排练厅、棋牌室、健身室等。记者看到,几个白发老人在乒乓球室挥拍打球,京剧票友在相互切磋练嗓子。任港社区党委书记陈建军告诉记者,社区的孩子还能在这里接受课外作业辅导、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爱好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在三楼的照片墙上,挂着100多户家庭的全家福,照片上的每个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颜。
【背景解读】 城市建设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社区,老市民和新市民,本地人和外地人同居一区,关系复杂、矛盾多发、诉求多元,加上不少新型社区是边规划、边拆迁、边建设、边安置,公共设施、物业管理等不尽配套。我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一方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及单位提供政务、党务、事务的代理、代办服务,包括企业注册、廉租房申请、法律咨询、办理低保、社保医保、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居家养老等。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群众自治水平,由政府搭台,民间力量兴办,成立“快乐调解俱乐部”、“红白事理事会”、“综治平安协会”、“义工联合会”等一大批群众自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数据链接】 目前,全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市区2个区级、18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220个社区用房改扩建任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设施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全市所有社区面积达到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并具备“六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厅一场所”等60余项服务功能。海门市、启东市、通州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区)。全市城乡社区还建立了109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和1058个关爱救助站,民政服务站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