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德阳

探访以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德阳路径”

2011-11-27 08:50: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

——探访以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德阳路径”

  新华网成都11月27日电(记者苑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过程中,四川省德阳市以做强城乡社区、夯实社会服务管理基层基础为切入点,以城乡社区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转观念、增投入、强机制、激活力,在群众身边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初步形成全市七类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德阳路径”的特点,是把城乡社区作为“水之源”,把服务管理机制作为“灌溉渠”,在源头“种树”,夯实基层基础,在渠中“清障”,理顺工作体制,力求实现“创新促进和谐、和谐激发活力”。

    以社区为服务管理基本单元 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

    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说:“众多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基层,抑制化解此类矛盾的工作也体现在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到基层后或断缺、或重叠、或冲突,降低了管理效率,基层日益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创新社会管理。”

    德阳市深入剖析51个城乡社区后发现:社会服务管理包括的人、地、物、组织、网络、事件等基本要素,在一个社区中都能找到,但本应强化的社区建设,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在随着经济发展日渐削弱。一种由传统的部门式社会管理转为社区要素管理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围绕服务管理“社区人”,以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思路在德阳全市上下逐渐达成共识。

    所谓“顶层设计”,在德阳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社会管理创新“596”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把握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夯实社区基层基础、推动群众自治自律、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五大关键”;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等“九大体系”;强化组织领导、职能体制、长效机制等“六大保障”。

    李向志说,德阳市将全市社区划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灾区新型社区等七类,还提出了明确社区规模、建设标准、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四个明确”。德阳市明确社区建设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责任,把人、财、物等社会管理基础资源配置到社区,让社区有人干事、有场地做事、有钱办事。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