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乌鲁木齐市、区(县)和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市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职能部门社会服务管理局引起了各方关注。据了解,目前首府中心城区已经陆续组建了社会服务管理局。
而早在今年6月成立的天山区社会服务管理局,无疑成为其中的排头兵。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部门,它的诞生对于机构改革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11月15日,记者采访了天山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李敏,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调动社会团体和经济团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据天山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李敏介绍,目前该局基本确定的职能有三项,首先是民生,该部门负责综合协调,来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是流动人口管理,将此前由综治办负责的流动人口管理归到社会服务管理局,对流动人口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服务;第三,则是调动社会团体和经济团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政府的管理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这个时候,通过民主与法治建设,提高社会的自组织程度。当民间资源合理组合后,必定会提高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为转变政府职能准备了条件。”李敏说。
现代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管理,而不是把社会管死、管住。从长远来说,还是通过化解社会情绪,通过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来得到一种本质的安定。
而对于社会闲散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可以提前介入、干预。
用李敏的话说,就是“归归口。”但她解释,这并不是“堵”,而是“疏”。“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渠道,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同时必须保持渠道的畅通。如果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帮助反映,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