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嘉峪关

甘肃嘉峪关:拓宽社会管理的三大路径

2011-11-07 09:41: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半月谈 

    甘肃省嘉峪关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率高达91%,社会管理压力也随之加大。市委书记、市长郑亚军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单纯的维稳行为、管控行为,也不是单纯的部门行为,而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只有打牢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激活社会管理创新的细胞,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保障基本民生打牢基础

    前进街道位于嘉峪关市火车站附近,辖区居民以铁路职工及其家属为主,外来流动务工人员和困难居民较多。针对此,该街道通过成立“365阳光驿站”,开通“365绿色通道”,设立“365维权中心”,建立“365爱心超市”等服务载体,为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务工人员、妇女儿童提供多样化的爱心救助服务。

    街道党委书记李继忠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关系居民的幸福体验。嘉峪关市正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围绕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保、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0岁的下岗工人聂军平时靠打工维持家庭生计。他近两年患上肝病后,治疗费用大,还要供13岁的孩子上学,打工收入已明显不够维持基本生活。去年,聂军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后,及时为其申请零就业家庭援助,将他安置在社区保安的公益性岗位工作。目前,聂军不仅每月能领到85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还能利用空余时间做点兼职工作,缓解了家庭困难。

    视力残疾的张秀清原先在铁路西村的自建平房居住时,与母亲、女儿挤在一间屋子里,面积不足8平方米,摆放了3张床,屋内阴暗、潮湿,一年四季要点炉子做饭,生活极为不便。如今,她们全家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暖气、有线电视网、天然气、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她告诉半月谈记者:“多亏有政府照顾,像我这样买不起房子的残疾人才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屋子里啥都有,再不用担心水电这些事了。”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