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长沙

长沙“五老”:“闲工夫”撑起社会管理一片天

2011-10-28 15:07: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10月27日电(记者苏晓洲、黄兴华)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湖南省长沙市,半年多来有6万多名“五老”(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战士和老专家)利用退休后的“闲工夫”,撑起了城市社会管理的一片天。27日,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代表汇聚长沙,参加中央组织部、中央创先争优主题活动领导小组主办的现场交流会,实地感受发挥老人优势、创新社会管理的“长沙经验”。

    近30年间,长沙城市规模迅速扩容,社会管理负担加重。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说,长沙市结合市区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今年年初提出要充分利用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战士和老专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道德修为,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如何将退居城市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五老”请出来,长沙在“预热”阶段下了功夫。由专门机构安排,按照“五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知识结构,确定工作内容,并为每个老人确定10多个活动联系单位。制定《工作联系表》将“五老”姓名、性别、宣讲主题、活动联系单位等编号造册。不安排“命题作文”,充分尊重老同志意见,发挥所长,量力而行。“五老”的责任定位,是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开展形势政策、党史、思想道德和公民意识四项教育,破解难题促发展,化解矛盾促和谐,消解困惑促文明,充当社会宣传员、校外辅导员、民情联络员和矛盾调解员。

    27日,来自全国各地实地参观学习的数百名代表,首先走访了长沙市开福区。在清水塘社区,这里有97名“闲不住”的“五老”,组成了红课堂、红绶带、红艺术等6支服务队。清水塘路社区的“红名片”接待室,值班的“五老”连国庆长假都不放假。居民彭女士投诉隔壁邻居养鸡,影响环境卫生。“红名片”服务队员鲁兆平和毛利荣上门调解,问题很快圆满解决。短短几个月,清水塘社区“五老”出面解决、帮助解决的涉及群众突出问题就有60余个,有效地避免了“把小问题拖大,把大问题拖‘炸’”。

    在长沙“五老”活动中,人与人交流沟通、化解矛盾和心结是个突出特色。雨花区金地社区的高汉文老人参加“五老”活动后,发现社区内某企业负责人陈老因退休后待遇问题,情绪低沉,对社区的事不闻不问,主动找上门做工作。多次交心,一块散步,几番入情入理的话使陈老心中豁然开朗。如今,他也和高老一道,加入了为社区服务的行列。

    长沙市激活“五老”优势,还着重搭建与未成年人交流的桥梁。在岳麓区桐梓坡社区,14岁少年园园(化名)父母双亡后情绪低落,经常逃学,甚至表现出厌世倾向。社区几位“五老”将离家出走的园园找回来,鼓励他振作精神度过难关。

    在长沙,原本看上去“形式大于内容”的“五老活动”,如今已经成了“城市名片”。从最初只有1000多老人参与,到9月底,“五老”队伍已经壮大到6.6万名,全市共开展宣讲活动超过1万场次,参加的党员群众和青少年逾百万人次。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秦丰指出,全国8000多万党员中,离退休干部党员占了八分之一;389万个基层组织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占二十分之一。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长沙探索实践“五老四教”,是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深入推进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