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上的某知名健身会所 “一夜蒸发”,物业公司还关闭整个楼层降低成本,导致许多健身会员没地方退卡、无法取回个人物品。眼看会员聚集,矛盾即将升级,南京西路街道综治中心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安抚会员情绪、与物业磋商解决办法,还引导会员推选代表走司法途径依法维权。这起矛盾的妥善解决,得益于静安区不久前搭建的由区综治委联席会议、街道综治中心、居民区综治站、楼宇楼组综治点组成的“综治四级平台”。平台对全区综治、司法、信访、安全生产、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提高各种问题处置的效率。
静安区率先在中心城区成立街道综治中心,对内将街道原有的综治、司法、信访、安全生产等机构统一归并至平安工作部一体运作,公安社区警务站、检察院社区检察室、法院诉调对接分中心、律师事务所等部门派驻人员坐岗接访;对外则开设矛盾联调工作室、人员联管工作室、问题联治工作室、治安联防工作室和平安联创工作室等五大“窗口”;在区级层面建立区综治委联席会议,实现与街道综治中心的对接;还实现区、街道与居民区、楼组楼宇的综治联动。
原本难解的矛盾,在“四级共治”模式下逐渐解开。静安区商务楼密集,入驻企业时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劳资矛盾。楼宇楼组综治点引入律师等专业力量,为劳资双方解答常见问题,还联合多个部门指导企业建立工会、落实工资协商制度。目前,已有20幢商务楼宇建立综治点,91幢楼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大多数矛盾不出楼宇就能妥善化解。
如何对特定人群更好地分类服务管理,静安区也依托“四级平台”寻求破解之道。记者在曹家渡街道综治中心看到,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进中心“报到”后,工作人员把他的个人资料输入电脑系统,人员联管工作室的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看到信息后可与他联系,居民区综治站也可以评估其生活困难情况,着手确定帮困方案和就业援助方案,并引入区帮教协会关怀社区服刑人员,杜绝这一人群在社区里失控失管。
居民区综治站、楼宇楼组综治点的设立,让更多普通居民参与综治工作。目前,全区73个居民区综治站和20个楼宇楼组综治点都建立了各类专业志愿者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