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 通过网络实现互动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宁波的网民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该市网民人数目前已达487万,常住人口中每10人就有6人是网民。有专家认为,无视或轻视网络,等于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自毁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和放弃了服务群众的机会。
针对网络社会“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现状,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创新网络社会管理,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应对”,变“以堵为主”为“疏导为主”,变“单兵作战”为“整体联动”。宁波市委宣传部会同该市各有关部门搭建全市网络舆情信息平台,实施网络问政和网络实名两大工程,建设了专业管理、发布引导和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还健全了统筹协作、应对处置、综合监管、绩效考评等四大机制。这种被称为“1234”的网络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宁波还通过定期邀请、组织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相关部门被要求在在线交流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落实网民在互动交流中提出的实质性问题和普遍性建议的回复,并加强跟踪问效,以增强人民群众网络参政议政的实效性。镇海区从2008年5月开始开设“民声快递”为民办事网络问政栏目以来,累计受理网民咨询、求助与投诉2000余件,平台帖子办复率一直在98%以上,得到网民市民的称赞。
目前,宁波市的网上发言人制度已经全面铺开,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网上发言人队伍体系。同时,还制定下发了宁波市《关于建立政府网上发言人制度的试行办法》,明确网上发言人对网络发布平台上网民提出的问题,在24小时内受理,7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针对一些公共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宁波市专门建立了一系列网上快速反应机制。在今年的“抢购食用盐”等事件中,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为消除谣言、稳定人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宁波市通过促进政府和网民之间的理性沟通与良性互动,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网络成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忧、解答民惑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