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三门峡

三门峡:从细微之处入手创新社会管理

2011-09-08 16:12: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如何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民警怎样才能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

“以民意为导向,从细微之处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是公安工作赢得民心的关键之一。”河南省三门峡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崔保连说。

近年来,三门峡市公安局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以小服务体现大真情、小网络织出大安全、小机制营造大和谐,不断拓展社会管理创新渠道,初步形成了社会面控制有力有序、多项业务工作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取得新突破的良好局面。

小服务体现大真情

把群众关注的小事小案办好,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关键

前不久,三门峡市女个体户刘某的钱包被盗了。报警时,她随口说:“钱是小事,关键是身份证丢了,我不能去进货。”办案民警在她走后,主动垫钱为她办好了临时身份证,并在当晚给她送到了家里。

当民警回访刘某时,她感激地说:“虽然案件还没破,但你们的服务太周到太尽心了,我对你们的工作很满意!”

“把群众关注的小事小案办好,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关键。”如今,这一理念已成为三门峡市全体公安民警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今年3月,三门峡市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7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省辖市之一。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三门峡市公安局抓住契机,在全体民警中深入开展“将社会管理创新目标定在让群众满意上”大讨论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从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提升工作追求出发,着力办好群众关注的小案、小事,研究出台便民利民措施,查找破解治安顽疾“良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百起案件无差错”竞赛活动就是这次大讨论活动催生的众多举措之一。以湖滨派出所为例,5个多月来,该所治安管理大队共受理属于小案件的治安警情7300起,没有出现一起群众投诉、执法过错和上访告状的案事件,实现了执法执纪“零过错”、辖区群众“零投诉”、公安民警“零违纪”的“三零”目标。

三门峡市公安局还以户籍室为基础,在全市派出所推出集户政办理、车驾管业务办理及出入境咨询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此项工作被河南省公安厅在全省户籍室推广。此外,市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开通签证提醒、预约办证、急事急办绿色通道、送证上门、赴港商务人员签注立等可取等便民利民服务;交警支队考练中心暑期为大学生办驾照开通“绿色通道”,实行 “随到随学随考制”……

理念的变化促进了工作的巨变。自今年3月份以来,三门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共回访各类警情4000余起,回访满意率达98%。

小网络织出大安全

将技防建设列入 “十件实事”,“五位一体”技防网络基本形成

“小偷晚上偷了东西,要是像电视上演的,一看录像就知道是谁就好了!”去年年底,正在查处一起自行车被盗案件的三门峡市公安局开发区向阳警务室民警慕守文听到村民在窃窃私语。

这句话让慕守文茅塞顿开。慕守文向上级汇报后,多方筹措资金,一个月后,辖区13个路口全都安上了摄像头。

向阳警务室管辖的是全市治安状况最为复杂的城中村,这里的发案数曾占全区的60%以上。监控网络建成后,村干部和群众都乐了:当月治安案件与上月相比下降了60%。截至目前,向阳村已实现了连续6个月零发案。

不仅仅是向阳村,如今整个三门峡市的技防建设都让人刮目相看。今年年初,市委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将技防建设列入全市“十件实事”,全面强化技防网络建设。

截至目前,三门峡市已投资9000余万元建成了“点对点、扁平化”反恐处突调度通信指挥中心大楼,建成了城市交通监控中心和市县乡三级报警监控系统,乡镇全部安装了报警监控系统,98.7%的行政村和农户都安装了 “气死贼”、“多户联防报警器”等装置,以平安互助网为主的多层次、实用型技防设施,覆盖全市城乡的市县乡村户“五位一体”技防网络基本形成。与此同时,该市社会治安的主动预警、快速反应、全面控制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我们的网格化巡防体系,将市区分为8个巡区,把90%的警力布在街面上,包括派出所等各警种的巡逻警车全部安装GPS,直接接受指挥中心一级指挥。”三门峡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石军说,“自从点对点、扁平化指挥中心建成以后,我们的接处警时间由原来的4至5分钟缩短为2至3分钟。80%的警情都能在2分钟内到达。”

除了特警网格化巡逻机制以外,三门峡还有一支由巡防队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群防群治力量。如今,共有320多支专职巡防队伍和协管员队伍、保安队伍和民兵治安巡逻队伍巡逻在全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该市刑事案件总量稳步下降,八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十类”可防性案件总量明显减少,全市“零发案”基层单位持续保持95%以上。

小机制营造大和谐

推广“六方会谈”调解模式,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大幅下降

3月17日中午,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村村民吕某在家修理橱柜,敲钉子的声音影响了隔壁邻居马某午休。双方发生争吵后,隔墙互扔砖头,结果都受了伤。

东城派出所启用“六方会谈”新调解模式,由综治部门、派出所、司法所、村组,再加上双方当事人共六方,采取会谈会商的形式,法理情相结合,很快使双方握手言和。

据介绍,以前因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引发的各类小矛盾,占到东城派出所处警量的70%以上。自今年3月“六方会谈”模式运行以来,他们共化解处置各类小矛盾纠纷153起,民警接处警总量下降3.3%,民转刑案件下降13.5%。

三门峡市公安局总结推广了东城派出所“六方会谈”的做法,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落脚点,着力抓好接访、下访、约访、走访、回访5个环节,进一步创新矛盾化解机制。自8月1日起,三门峡市各级公安机关还在接待大厅同时贴出一张告示,向群众公布了各单位“一把手”的手机号码,各县(市)公安局和市区派出所的“一把手”把每周二作为固定接待日,每月的第二个周二和第四个周二为市公安局长固定接待日,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举报投诉。

小机制营造了大和谐。今年1至7月,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总量在连续3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下降39.3%。(记者夏吉春 通讯员张辉 王娟)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