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深圳大运会“绿色出行”开创社会管理新模式

2011-08-24 15:40: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不搞行政强制 市民自愿停驶

    “绿色出行”开创社会管理新模式

    夜幕之下,当最后一辆大运保障车缓缓驶入大运村,深圳市民,尤其是深圳车主应该感到自豪。正是他们对自愿停驶倡议的积极响应,“绿色出行”才能为大运会铺就通往成功的“绿色通道”,精彩大运的功劳簿上,有深圳市民浓墨重彩的一笔。

    昨晚,随着主题为“深圳PARTY”的狂欢盛宴在世界之窗举行,为期12天的深圳大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回顾深圳大运从筹办到成功举办的历程,许多精彩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许多动人的故事难一言道尽。大运会,留给深圳这座城市的除了欢乐,还有城市发展环境的改善,市民素质的提升,以及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发动市民参与盛会筹办,是大运会给深圳留下的宝贵制度遗产。大运会结束后,深圳将对“绿色出行”活动进行总结,力争形成新时期社会自我调解的新机制,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深圳办大运取消单双号限行

    利用单双号限行措施减少路面车流量,以满足赛事交通保障需求,这是盛会举办城市通行的做法。建市仅仅30多年的深圳,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因多达185万辆的机动车保有总量以及全国最高的路面车辆密度,在交通保障方面面临不小的压力。

    距离大运会还有半年之久,常年驾车往返龙岗和福田上班的市民张先生就断言,单双号限行不可避免,否则大运车队经过车流密集的关口时,肯定会遭遇堵车。

    深圳交通管理部门也在思考着对策,在深圳市交警局最初拿出的保障方案中,除了设立大运专用道、封存公车、利用公休假减少车辆使用以及禁行黄标车等一系列措施外,单双号限行也被纳入其中。然而,深圳大运从筹办之初,就将“少扰民”作为办会宗旨,为此,交警部门特别规定,单双号限行仅在深圳部分区域和部分时段实施。

    即使是“打了折”的单双号限行,也同样引发了质疑的声音,身处深圳这样一个创新之城,市民对政府出台的大运政策,显然有更高的期望。

    能不能找到一个既满足赛事需求,又尽量不影响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方案?破解这个难题,不仅考验政府打破常规的勇气,也是对政府社会管理智慧的一次挑战。

    在大运会进入倒计时30天时,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为交通保障这个难题给出了答案,以倡议市民自愿停驶取代强制限行,“绿色出行”成为解决赛事交通需求的主要方式。此后几天,深圳市交警局公布自愿停驶申报方案,并推出三种停驶方式供市民选择。

    市民参与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用谨慎一点的逻辑来思考,“绿色出行”是多少有些风险的尝试,大运期间,停不停车完全靠市民自觉,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由市民来决定。尽管政策有风险,但“绿色出行”行动推进的过程,却一点点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政府敬市民一寸,市民敬政府一尺,不开车了”,大运开幕前,出现在深圳网络论坛的一句留言,曾让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刘凤俊感动不已。事实上,对大运筹办还颇有微词的深圳市民,面对深圳市政府抛出的开放性政策,给予了相当积极的回应。

    当深圳团市委、市公安局、市计生委等多个政府机构纷纷带头开展“绿色出行”活动的同时,深圳的社会组织也纷纷加入到行动行列,由62家社会组织推动的“绿飘带”行动,一时间让“自愿停驶”成为深圳街头的新风潮。

    仅从统计数据来看,自“绿色出行”行动启动以来,每日申报停驶的车辆都超过1万辆,而其中九成以上为私家车。截止到大运会召开前夕,全市申报停驶的机动车总数突破40万,加上全市禁行的30万辆黄标车,大运期间停驶的机动车总量超过70万。这一数据不仅大大超出了交警部门的预期,也与采取单双号措施能够减少的车流量相当。

    交警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因“绿色出行”顺利开展,大运开幕前,全市拥堵路段和拥堵时间减少约三成,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了12%,路网车流量减少超过两成。

    统计数据之外,深圳67路公交车司机的感受则更加明显,这两条横穿深圳东西主干道的公交线路,因“绿色出行”,不仅通行更加顺畅,拥堵明显减少,而且早晚 高峰期,乘客数量明显增加。大运期间,记者实地走访全市多个停车场发现,不少私家车后视镜系上了“绿飘带”,有相当多的车辆已经连续多日未开过,车身已经有尘埃覆盖。

    大运接近尾声,交警局发布消息称,大运专用车队未出现晚点情况,全市各赛区和场馆交通运行顺畅,全市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也未受到明显影响。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是深圳大运会核心理念,参与停驶的市民张先生说,能够以动员的方式将大运会办成功,“绿色出行”同样实现了“不一样的精彩”。

    ■声音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

    强制限行会挫伤市民参与积极性

    在大运会进入倒计时30天时,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向全市发出了“停用少用,绿色出行”的号召。王荣说,每个大城市在举办重大活动的时候,都会出台临时性的交通管理政策,在我们国家目前通常使用的就是单双号限行,这个办法深圳也曾经试图想引进,但后来很多社会组织、市民提出,像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很有公益心的城市,能否通过一种倡议,让更多的市民来参与在大运会期间停用、少用机动车,以宣传环保出行来号召大家集体响应。

    在这个倡议的倡导下,深圳希望市民自愿地来报名,向交警部门申请、申报,比如在大运会期间全部停用机动车,或者说按单双号来停用或者说停用五天、停用一个礼拜。深圳把这种选择权让市民自己提出。这样就有便于按照不同的市民他们能够提供的这种义务、能够参与的程度来为整个大运会期间交通的便捷和大气的环保作出贡献。

    王荣说,如果强制性地做出规定,一方面挫伤了市民积极参与的主动意识,同时也确实会给不同的市民群体带来不便,因为不同岗位、不同市民可能参与的时段确实不一样。深圳现在提出自愿来报名,来实现环保出行,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不一样的精彩”,这种形式对于深圳目前正在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将会更具有意义。

    王荣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管理越来越会出现一种局面,就是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城市也好,社会也好,应当把更多的事务、更多的管理交给市民、交给社会组织去办。社会也好、城市也好,应该有一个自动的、应急的、自我的调节机制,这是一个城市社会发育成熟的重要特征。

    如果深圳在交通出行上,能够有一种自我的或者自动的一种调节机制,可以协调正常时期和非常市场的机动车出行数量,那深圳这座城市管理就会变得相当富有效率,远远比政府不断去发布、通告的管理方式来得更为理性、更为有效、更为民主。所以深圳非常看重这一次交通管理、交通秩序调整的“自愿”方式,它会为整个城市探索一种长效的管理铺垫很好的基础。深圳目前正在打造“志愿者之城”,希望将来这个城市的管理不仅仅在交通出行方面,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通过自愿的形式、通过市民的自觉参与的形式,来实现这个城市的高效管理、优质管理,让市民的主人翁、东道主意识,志愿者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大运会召开之前,市委书记王荣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再次透露,对于“绿色出行”活动的尝试,深圳将进行总结,力争形成新时期社会自我调节的新机制,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增添深圳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精彩”。

    ■观点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高兴民

    自愿行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胆尝试

    自愿停驶行动尽管只是大运筹办过程中的一个小动作,但却是深圳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长期以来,全国各个城市举办重大活动,市民都做了或多或少的牺牲,而且这种牺牲是行政强制而发生的,没有商量的空间和余地。深圳的车主如果选择停驶,事实上也为保障大运会顺利举行牺牲了利益,但这种牺牲源于市民自发,市民选择开车的权利没有被强制剥夺。

    相比行政强制,倡议停驶不仅是对市民权利的尊重,而且也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实践。这种突破因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显得难能可贵。“社会管理中,一刀切的方式是最简单,也最容易操作的,长期以来,政府也习惯了这种方式”,高兴民说,自愿停驶行动提供了一个政府与市民互动的机会,如果尝试的好,政府的勇气得到肯定,今后有可能继续尝试。市民也会通过这种互动,感受到参与的力量,这为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互动,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纪录片制作人邓康延

    为民众参与城市管理开了先河

    大运会从最初的强制按号限行到自愿“绿色出行”,政府的这种让市民自我选择的态度和方式也受到了不少深圳市民的高度赞赏,并积极主动申请“绿色出行”。虽然是经过一番温和的博弈,但是这种让民众自我选择改变了过去政府一刀切、行政强制的方式,更多的取信于民,也能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公司的两台车都准备停驶,另一台车也申请隔日停车,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积极响应这种倡导。深圳市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协商的方式与民间良性互动,激发了民众参与城市管理开创了一次历史先河,也让改革朝着协商、妥协、宽容、理解、双赢的方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数说

    43万

    交警局称,7月15日,“绿色出行,少用停用,给力大运”行动开展以来,截至8月19日,全市近43万辆汽车申报自愿停驶。交警监控数据显示,8月7日以来,交警仅发现2479辆次不守承诺车辆,仅占申报停驶总数的0.58%。

    0

    据深圳市交警局介绍,大运期间,全市77公里大运专用道平均车速达每小时60公里,完全满足了60分钟内送达运动员的要求。数据显示,8月4日专用道启动以来,社会车辆占用大运专用道的越来越少,全市共查处违法占用敬告执法3812宗,其中81%的属外地车辆。从启动首日早高峰近95%的机动车不走专用道,到现在违法占用查处率几乎为零。

    16.3%

    2011年8月13日至8月19日全市拥堵警情1245宗,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82.8%。2011年8月13日至8月19日全市事故警情8753宗,环比下降18.9%,同比下降44.4%。

    8月12日大运开幕以来,如北环大道、泥岗路、滨河路、滨海大道、深南大道、新洲路、皇岗路等主干道的交通流量,较7月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达18.4%,行车速度则提高了16.3%。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杨磊 实习生 王淼珊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