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构想及具体措施
在项目负责人柳遂记书记的直接领导下,太原市公安局会同成员单位对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主动应对、信息引领、手段升级、服务管理并重"的原则,起草了《太原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项目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实施"一一三二"工程的创新工作思路,即"建立一个机构,推行一项制度,融合三支队伍,完善两大系统"。建立全市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全面推行居住证"一证通"制度,融合以政府相关各部门人员参与,充分发挥职能的服务管理队伍、以流动人口管理员为触角的基础信息摸查登记队伍和以社区民警牵头组织的治保人员、联防员、治安员、保安、物业管理等治安联防队伍,建立完善以公安机关非本地户籍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主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以日租房"快捷通"管理系统为辅的全市出租房屋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叫响"进入太原市,就是太原人",通过"一站式"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力争通过这一工程的全面实施,探索破解流动人口、租赁房屋管理难题的新路子。
(一)三项措施促进全覆盖服务
1、保障流动人口的政治权益。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社区(村)等处所建立流动人口党组织,吸收和组织流动人口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教育引导他们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抓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建设。按照"属地化管理,居民化服务"的原则,统筹考虑长期在本地居住和就业的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使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服务。
3、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使之成为政府各个部门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接口,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
(二)四项创新推动无缝隙管理
1、创新管理体制
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党委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组织管理队伍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此,我们在项目行动方案中提出建立市、区 (县)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街道(乡镇)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社区(村)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创新举措,整合资源,齐抓共管,推动形成服务管理社会化工作格局。
2、创新管理模式
结合我市实际,按照流动人口和管理员300:1的比例,由政府统一招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专业管理队伍,加上公安和政府其他部门,形成公安机关重点管控,管理员全面采集录入信息,政府其他部门跟进服务管理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通过三支队伍整体联动,实现出租房屋、高危人员、重点地区的分层次、分类别动态管控。按照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管得住,服务好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推动服务管理规范化。
3、创新信息机制
在公安内部完善"非本地户籍人口管理系统"和"快捷通系统"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政府各部门流动人口信息资源,逐步建设太原市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确保基础信息采集到位,强化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政府资源共享,推动服务管理信息化。
4、创新保障措施
针对2010年10月《太原市暂住人口管理办法》(2000年1月18日施行)被废止后,我市暂住人口管理工作没有地方法律依据和保障的实际情况,太原市公安局起草了《关于提请将<太原市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列入2011年立法任务的报告》,报请市人大尽快立法,为全市暂住人口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立法报告及《太原市暂住人口管理办法(草案)》已于6月16日报市政府法制办和市人大内司委。同时,提出借鉴广东省目前征收每人每月2元"常住人口综合治理费",每人每月4.5元"使用流动人口调配费"和"出租房屋税"的做法,报请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根据我市实际征收"两费一税",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保障。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社会性系统工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协调组织各方力量,明确目标,加强领导,从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入手,标本兼治,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热诚相待,更加注重服务至上、保障民生,更加注重依法管理、公平正义,更加注重资源统筹、协调配合,不断创新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改进方法手段,在"一站式"服务、"快捷通"管理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按照"一一三二"工程的总体思路,形成"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部门联动服务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信息采集社会化以及规范出租房屋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努力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突破,为把我市建成一流省会城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