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新郑

新郑市着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11-07-27 13:58: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郑市信息网络中心 

    近年来,新郑市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按照“改善环境、提升生活、促进和谐”工作思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新郑特色的新型社区建设之路。新郑市也被评为省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工作优秀单位、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一、合理规划促整合。一是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先包装土地后经营土地、先政府主导后市场运作、先安置农民后转移农民”的原则,新郑市财政设立城乡规划专项经费,由规划部门负责,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免费进行规划,将现有309个行政村整合为146个行政村,推动城乡要素配置集约化、投资建设集中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区域发展集群化,积极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的“三个集中”,逐步实现农民向居民、村委向居委、村庄向社区的“三大转变”。二是深入开展“规划年”活动,高标准编制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和城镇规划全覆盖。两年来,新郑市共整理土地7818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并通过市场运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一大批涉农产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达到9家、郑州市级达到32家,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7个。

    二、分类指导抓推进。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把中心城区、新郑新城、龙湖宜居教育城等经济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作为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设城市新型社区。二是建立月观摩、月评比、月奖惩的新型社区建设督导机制,对社区建设情况一月一观摩、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奖惩,强化工作进度和质量跟踪检查,对月度评比前三名乡镇给予10万元现金奖励,对后三名乡镇给予通报批评,有力的推动了社区快速建设。三是推行社区建设工程联审联批周例会机制,由主要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对社区建设问题进行联合会审,加快手续办理、集体破解难题,保证社区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

    三是明确标准重规范。对新型社区建设通盘考虑,出台合村并城(镇)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新型社区建设安置补偿办法等一批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相关政策,要求公益服务做到“五有”:即有办公用房、有学校、有幼儿园、有医疗卫生室、有警务室;商业用地做到“两个不低于”:即城市新型社区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15%,城镇新型社区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10%;配套服务设施做到“四齐全”,即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游园广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以此来形成小社区、小社会。

    四是科学运作求实效。按照“先合心、再合村,先规划、后建设,先路条、后手续,先安置、后拆迁,先试点、后全面”的“五先五后”原则,探索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五优先、两重奖”工作激励机制、“四确保、两壮大”引导机制和“五不批、五不拆”工作规范机制,确保了新型社区建设快速稳妥推进。上半年,新郑市新型社区各项目共投资4.9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1.49%。第二批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建设累计投资1.16亿元,移民新村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社区移民安置点“三通一平”工程已经完成。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