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蓉
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是社会舆论的最大集散地,它每天都在收集、整理、加工和传播信息,形成舆论,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所报道的事件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方向发展,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保证新闻报道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否则,不但将无法实现正确的导向作用,反而会引起公众思想上的混乱。要准确、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真实地表达民意。那种未作深入调查研究,听风就是雨的报道只会失真、失实,严重影响报道的权威性和媒体的公信力;那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无疑会失去受众。
二要旗帜鲜明,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倾向性和导向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承认新闻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反映,那就不能不承认新闻传播具有倾向性。但是,这种倾向性应当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的。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我们党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党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党的媒体的倾向性,就是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注重均衡性原则,在传播中把握好“度”。所谓“度”,是指事物“两极”的临界点,超越了这个临界点,事物就会走向反面。“度”的把握,包括角度的选择、力度的把握、效度的思考。 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尤其要掌握好“度”。如果引导不好,社会热点就会转变为社会难点,那么媒体的作用将是“不帮忙反而添乱”。
新闻传媒就其使命来说,是真理的宣传者和捍卫者,是社会公正、公平的平衡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社会加速转型,阶层结构日益复杂,利益群体日趋多元,不同的群体需要寻找各自的利益表达空间,不同的阶层需要协调相互的利益关系,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公众的观点、意见和行动也变得不断分化和日益多元。同时,在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体自身也面临着困境,存在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而忽视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如有些媒体一方面提倡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又在大赞吃喝玩乐,追求豪华奢侈。这些问题都需要媒体认真思考,必须根据变化了实际,准确把握形势,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