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天山

从棚户区到和谐小区 新疆天山区黑甲山片区成各民族的美好家园

2011-07-04 12:48: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日报 

    “团结树”下共建美好家园

    在黑甲山后街社区北湾街798号院,孩子的嬉笑声不时传来。捉迷藏、跳皮筋……暑假刚刚开始,不同民族、不同家庭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

    这个院子的主人叫马国忠,今年69岁,不过大伙都喜欢叫他“老马哥”。在他的院子里住着维吾尔族、东乡族、回族3个民族的24户人家,墙上一个酷似灯箱广告的“房屋租赁明细栏”记录着租房人信息。据说这个院子最多时同时住过10个民族的租房人。

    院子里大大小小有21个小孩,有的小孩就在这里出生。租户大多都在外打工,也没时间照看孩子,时间久了,“老马哥”不仅是房东,还成了大院里一群孩子的“保姆”。就连上学前班的孩子也叫他“老马哥”。

    9岁半的努尔曼古丽·亚森唱着汉语儿歌《丢手绢》,她告诉记者,这是“老马哥”10岁的孙女给她教的。刚刚6岁的韩伟江经常说几句维吾尔语,他的父亲韩忠林说,他们四年前从兰州搬来打工,家里的大人都不会维吾尔语,韩伟江也是在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学会的,现在都成了大人们的“小翻译官”了。

    院子中央有棵海棠果树,上面挂着一个“团结树”的牌子。在黑甲山片区,这样的小院还有2000多个。

    在黑甲山片区采访时,记者还有个明显的感觉,这里的团结、互助形成了一种风气。

    在二道湾东社区租房子住的马爱军,3年前患上尿毒症,给本来条件就不好的家庭带来了更重的负担,然而邻居都很关心,已经给他捐了好几次款了;马国忠老人资助自己院子里的一个维吾尔族小孩上学;魏颖时不时地看望周围的孤寡老人……

    巷道整齐了、卫生干净了、楼房竖起来了--黑甲山片区变了;然而,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精神风貌也在变化。

    今年3月,片区管委会专门邀请了民间慈善家阿里木·哈力克来演讲,结果引起了群众强烈的反响。家住黑甲山北湾街11号的艾尼阿江·买买提说:“我要向阿里木兄弟学习,学习他身上爱国、感恩、团结、互助的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已成为在黑甲山片区生活的人们共同的心愿。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