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河北

河北: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从"顺风耳"到"减压阀"

2011-05-28 15:20: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日报 

    共建成共识,关键在民意

    5月初,记者来到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只见这座由村小学旧址改建成的院子内,清楚地标着宿舍、储藏室、餐厅、菜地等几个区域,整个院落干净而清静。“没有管理员,不交管理费用,每人每月花费不足20元,和在家费用差不多,不同的是我们这些老人可以凑在一块,自己做饭,一块乐呵,子女也可以少一些后顾之忧。”正在和老姐妹们打牌的吴付琴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近年来农村独居、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如何把这些平时独自生活、居住条件较差、精神生活贫乏的老人集中起来供养成为一个难题。“受经济条件限制,村村建立养老院不现实,入住营利性养老院费用又较高。因此,我们探索了一条‘共建共享’的路子,由政府支持、村集体统筹建院,而入住老人‘抱团养老’,实行自我保障,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据肥乡县民政局局长李抬一介绍,目前全县已有6个村实行了这种互助养老模式。

    “社会管理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再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行就能办好的事情,而是必须吸纳群众参与,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和合力,这样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李抬一深有体会地说。

    农村如此,城市亦然。

    5月11日,走进省会裕华区建南社区3302生活小区,记者注意到小区门口新安装的机动车挡车器。“物业出资安的,车位占地也基本确定,正在征求居民意见,6月底能够基本解决停车问题。”该社区党委书记陈思民告诉记者。

    停车难,是困扰很多社区的老大难问题,对3302生活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来说更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不参与、不沟通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共识。”陈思民说,现在社区每周都要召开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四方联席会议”,各方代表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共同面对矛盾和挑战,不光是停车问题,垃圾乱堆乱放、没有路灯、天然气管网改造等一系列难题都是通过各方参与、征求民意、民主协商,最终实现有效解决。“正是形成了这种良性互动,过去我们为居民办事的工作模式,现在转变为居民要求我们协助办事。尽管居委会要办的事更多了,但压力比以前小多了。”陈思民感慨道。记者 张淑会 苏励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