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河北

河北: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从"顺风耳"到"减压阀"

2011-05-28 15:20: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日报 

    创造新形式,发挥新功能

    今年春节过后,邯郸市邯山区委召开的全区第一次大型会议比较“特别”——千人楼院长大会。“楼院长的力量不可小觑,正是由于他们热情参与,社会管理的触角才能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该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淑英向记者介绍。

    这几年,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如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诉求?邯山区以“支部进楼栋”工程为抓手,组建了覆盖城区的278个楼栋党支部、591个单元党小组,特别选配了一批集信访员、计生员、民调员、信息员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楼院长、单元长队伍,目前有2432名。

    “选出来,还要用起来。”陈淑英说,为激励楼院长的参与积极性,区财政每年拿出25万元为楼院长发放补助,开展评选“优秀楼院”和“优秀楼院长”活动,每年集中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2000多名楼院长活跃在社区一线,不仅使党委政府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而且使社区居民有了“减压阀”、“调和剂”,提升了基层服务水平和居民群众的满意度。

    在该区渚河路59号院拆迁中,楼院长宋香芬第一个签约,第一个搬家,带动本单元14户居民主动签约腾房;去年冬天,邯山南社区58号院楼院长陈秀芳,骑车顶风冒雪跑部门、协调解决集中供热问题,最终确保360户居民得以温暖过冬。去年以来,通过楼院长反馈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1000多件,并收集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环境治理、旧小区改善等方面意见、建议2000余条。

    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认识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这就更需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形成新型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在广大农村,如何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力量?肃宁县推行的农村社会管理“四个全覆盖”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完善农村民主政治组织、综治维稳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再在其中建立党组织,形成一张覆盖“三农”的“大网”,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万农民自愿加入到了这些组织之中。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