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室进社区营造多元共治
走进德阳市开发区东汽馨苑社区,记者看到社区便民橱窗里宣传着安全知识,成排的宣传展板上介绍着常见的盗窃、抢劫和诈骗等违法犯罪特点,还有基本的防范方法。
“如今,居民参与社区治安防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辖区治安明显好转。”小区值班民警小王告诉记者,东汽馨苑社区已经形成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的警民联动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辖区一方平安,东汽馨苑社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开展24小时全天候巡逻守护,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此外,社区内推选了46名楼栋长,实行分工包片网格化管理,并与小区物业公司联手全面进行物防、技防网络建设。通过努力,小区的发案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
在人口管理上,小区充分利用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以房管人”模式,对小区的重要管控对象、暂住人口、出租房屋进行动态管理,做到了重点管控对象无重新犯罪,重点精神病无肇事肇祸,人口动态管控效果明显。
社会管理和服务,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德阳市创新社区和村组等基层单元服务管理,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纳入城市和农村社区阵地建设,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按照一个社区警务室不少于一名民警、两名辅警的标准,2011年年底前配备率达100%。在城市,大力推动社区网格点警务工作站建设,实行封闭式小区一区一站、开放式小区千人一站;依托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把物管员当治保员,把保安员当辅警员管理使用。2011年年底前,社区网格化警务工作站建成率达到100%,建设经费和以奖代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农村,依托农村院落,大力推动网格点警务工作站建设,利用大调解经费以奖代补,由派出所聘任公道正派、个人声望高、协调能力强的村民任“治安户长”,赋予其户口协管、入伍初审、纠纷调解、民爆物品监管等权利。文/图 本报记者 马利民 杨傲多